論氣溫高低、天熱與否,在產后最初幾天,新媽媽總是出汗較多,特別是在睡眠時和初醒時,衣服、被子常常會被汗水浸濕。新媽媽之所以如此多汗,是因為在懷孕以后,體內激素發(fā)生變化,特別是雌激素在體內的含量隨孕期的延長而逐漸增加,可使組織中較多的鈉、鉀及氯潴留,因此體內有水分潴留;分娩后,體內雌激素水平會很快下降,身體其他各系統(tǒng)及內分泌功能都逐漸恢復到非孕狀態(tài),體內多余的水及電解質也隨之排出體外,其排泄的主要途徑是腎臟和皮膚,而皮膚排泄功能特別旺盛,就表現(xiàn)為出汗增多。醫(yī)學上將此種生理現(xiàn)象稱為褥汗,所以說新媽媽在產后多汗并非病態(tài),也不是身體虛弱的表現(xiàn),而是一種生理性的自我調節(jié),只是排泄體內多余水分的方式之一。褥汗短者需要數(shù)天,長者半個月就會逐漸好轉,無須特殊處理。大汗后要多喝水,勤換內衣褲,注意保暖,謹防感冒。另外應注意保持適宜的室內溫度和濕度,使空氣清新流通。
懷孕以后,體內血容量增加,使得大量水分在孕婦體內積聚。分娩以后,產婦的新陳代謝活動和內分泌活動顯著降低,機體也不需要如此多的循環(huán)血量了,積聚的水分就顯得多余,必須排出體外,才能減輕心臟負擔,有利于產后機體的全面康復。所以,產婦在產期不僅尿量增多,而且,支配汗腺活動的交感神經興奮性也占優(yōu)勢,汗腺的分泌活動增強,這就使得產婦無論是在冬天還是在春秋季節(jié),皆是全身汗涔涔的。由此可見,這是機體在產后進行自我調節(jié)的結果,并非是身體虛弱,也不是什么病態(tài),屬于生理現(xiàn)象,不是病,常在數(shù)日內自行好轉,不必擔心。但需注意的是,在出汗時,由于毛孔張開,易受風寒,所以要防止受風、著涼,且在出汗時,要隨時把汗擦干,汗液浸濕的衣服要及時更換,注意保持皮膚清潔。
如果出汗過多,長久不消失,多是產婦體虛的表現(xiàn),可用黃芪20克,白術15克,防風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在服用期間,要加強營養(yǎng)并且避免過度勞累。
中醫(yī)認為,“汗為心液”,若盜汗長期不止,心陰耗傷十分嚴重,應積極治療。在治療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自我養(yǎng)護。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加強必要的體育鍛煉,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
(2)在飲食方面,要摸索出與自己病證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guī)律,進行最適合自己食療調養(yǎng)。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并多食一些育陰清熱的新鮮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機體健康的基礎上得到恢復。
(3)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節(jié)一下居住環(huán)境的溫度與濕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huán)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鋪板、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涼曬,以保持干燥,并應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
(5)重癥盜汗且長期臥床的病人,家屬應特別注意加強護理,避免發(fā)生褥瘡。還要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變要及時向醫(yī)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