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學習”內涵的三大要素是指(ABC )。A、知識與技能 B、過程與方法 C、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 D、創(chuàng)新思維
403 幼兒教師的勞動的創(chuàng)造性是由( BD )決定的。A.教師本身的特點 B.幼兒本身的特點 C.教師教育特點 D.幼兒教育特點 E.教育工作性質
404 教學的根本意義,是調動學生探索研究未知領域的強烈愿望,提高學生(ABC )的能力A、分析問題 B、總結規(guī)律 C、預見未來事物 D、科學研究
405 教育體系、結構和內容的改革,要兼顧(BCD )。A、經濟效益 B、學科體系 C、學生發(fā)展 D、社會需要
406 所謂學生發(fā)展,就要兼顧教育對學生的( ABD )功能。A、傳授知識 B、培養(yǎng)能力 C、學習評價 D、陶冶品德
407 學習江總書記重要談話,貫徹第三次全教會精神,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求我們切實( BC )。A、推行教育改革 B、更新教育思想 C、轉變教育觀念 D、改變教育的社會功能
408 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應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 BD )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A、有創(chuàng)新精神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C、有實踐能力 D、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
409 學習化社會對基礎教育提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應切實推進(ABCD )的整體改革。A、教育理念 B、培養(yǎng)目標 C、課程體系 D、教學組織與模式
410 學生的差異不僅指考試成績的優(yōu)劣,還包括( ABC )等各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特點。A、興趣愛好 B、生理特點 C、心理特質
411 我國的教育方針所指的全面發(fā)展,是使學生各方面素質都能獲得正常、健全、和諧的發(fā)展,學生的(ABCD )也同樣不能偏廢。A、腦力與體力 B、做人與做事 C、繼承與創(chuàng)新 D、學習與實踐
412 人的身心是一個和諧發(fā)展的整體,人的(ACD )應該相互支持、協(xié)調發(fā)展。A、認知 B、身體 C、情感 D、意志
413 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要在學習中培養(yǎng)。(BC )正成為教師從業(yè)的必備素質。A、信息化專業(yè)素養(yǎng) B、營造師生共同學習、探索和探究問題的環(huán)境氛圍C、建立對話式、交互式的教學模式 D、對教學資源的再創(chuàng)造能力
414 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ABCD )。A.觀察法 B.調查法 C.實驗法 D.個案法 E.經驗總結法
415 在學生心目中,(AC ),是“好老師”最重要特征。A、亦師亦友 B、知識淵博 C、民主平等 D 、幽默風趣
416 熱愛學生,永遠當以( ABCD )的方式對待學生。A、平和 B、愉快 C、友好 D、鼓勵
417 教師的積極評價,會有效的改變學生( ABCD ),使學生實際的發(fā)展狀況比預見的更好 A、自我認知 的傾向性 B、自主行為的調空力 C、認知動機 D、風格和技能
418 成績主要說明學習起點的新狀況,而不是提供終結性的結論。應當( ABC )。A、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學生 B、用發(fā)展的眼光看教師 C、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學校 419多元智力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在《智力的結構》一書中提出的,請選出下列相關表述中正確的項。 ( BCD )A、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的智力是由數理邏輯智力、人際交往智力等六種智力構成的。B、按照多元智力理論,學校里沒有所謂“差生”的存在,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也是出色的。C、多元智力理論的智力觀認為,智力的本質更多地表現(xiàn)為個體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生產及創(chuàng)造出社會所需要的有效產品的能力,這些能力顯然遠遠超出了傳統(tǒng)教學和評價關注的重點。D、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擁有智力的優(yōu)勢領域和弱勢領域,教育者應盡可能地引導學生減少對弱勢領域的投入,同時幫助學生展示和強化自己的優(yōu)勢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