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動畫片運用有利于幼兒社會化的發(fā)展
動畫片中的動畫角色具有鮮明的性格特點,角色的名字具有象征意義(如沒頭腦、不高興、大頭兒子、黑貓警長、tom 、Jerry),動畫角色的復雜經歷,這些都吸引著兒童摹仿和體驗。兒童通過動畫角色的飾演表達了自己對事物的態(tài)度,巧妙地實現與同伴的思想交流,并獲取了對動畫角色特點及其特性的社會經驗,加強了自己與社會間的聯(lián)系,這有助于兒童的社會能力的提高。
5.動畫片運用有助于豐富幼兒情緒、情感的體驗
幼兒的情緒、情感具有外露性與易受暗示性。[8]他們在看動畫片時情緒往往會隨劇情的發(fā)展而起伏不定,為自己喜愛的角色緊張、擔優(yōu),或為之傷心、難過、或為之歡呼雀躍;在看到滑稽可笑的鏡頭時他們又會毫無顧忌地捧腹大笑……。不僅動畫片本身能引起幼兒情緒的變化,而且,由于幼兒想象所具有的特殊的夸張性,動畫片起到了為孩子提供與伙伴交往的模擬情境的作用,他們常;孟胱约壕褪莿赢嬈械囊粏T,與那些動畫伙伴們一同嬉戲、玩耍。"身處其中",孩子覺得其樂無窮,而且其群體意識、情感體驗往往也能獲得極大的豐富與滿足。
二、研究問題
。ㄒ唬┯嘘P概念的界定
動畫片(ANIMATION/ANIMATED FILM)最早于1906年誕生于美國。動畫片主要作為兒童觀看的影視片,具有觀賞娛樂價值和教育價值。動畫片也稱"卡通片",即英語cartoon的音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對卡通片的定義為:活動漫畫,是以圖畫表現人物形象、戲劇情節(jié)和作者構思的影片,美術電影中最基本的形式。[9]
本研究中動畫片是指以電視機為主要媒介(必要時還需借助影碟機、錄像機等設備),向幼兒展映的一種塑造形象、具有一定故事情節(jié)的和富有兒童情趣特點的影視作品。根據本研究的需要,筆者將各類動畫片分為四類:幽默詼諧型,如《貓和老鼠》;英雄型,如《黑貓警長》;知識教育型,如《藍貓?zhí)詺?000問》;愛情童話型,如《白雪公主》;在此需要補充的是,這樣的分類并非是絕對的,各種動畫片的分類性質或多或少會相互滲透,本研究之重在于看它主要以哪一類為主,從而來判斷其類型。
運用, 根據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10]
。ǘ┭芯繂栴}
本研究的內容就是:幼兒園教育中動畫片的運用現狀,其中包括具體的幾個方面:
第一,動畫片運用的基本情況(運用時間,動畫片的來源)
第二,幼兒園教師對動畫片的選擇
第三,動畫片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運用
通過研究,筆者試圖了解當今幼兒園教育中動畫片運用的情況, 獲得幼兒教育工作者如何運用動畫片的第一手資料,并進行整理分析,希望對幼兒園一線教師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對筆者個人而言,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研究技能。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質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質的研究方法是指以研究者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研究對象互動對其和意義建構獲得解析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11]它是一種自然的、歸納性的、描述性的和整體性的研究。質的研究可以與量化研究相互補充,在教育研究的各個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質的研究者主張在研究過程中要試著進入研究對象自身的概念世界,了解人們如何建構和解釋他們日常生活經驗的意義。要用一種開放的研究態(tài)度,在人們自然的生活環(huán)境中,了解實際發(fā)生的事件,用研究對象自己的概念、語言和習俗,支持、探尋和體驗他們所詮釋的思想、情感和行動的建構,以此了解他們在日常生活事件中所建構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進而深入地認識一個個體或一個群體對某個確定的事物的態(tài)度與行為結構。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的問題做出描述和解釋,進而完成對某種理論的建構。
(一)抽樣
為了能更好地完成這項研究,本著便利和有效的原則,筆者決定把研究地點定在某市兩所幼兒園:為了遵循保密的原則,本研究將兩所幼兒園命名為A幼兒園、B幼兒園。以這兩所幼兒園中動畫片運用的現狀做研究。
。ǘ┵Y料收集
根據以上的抽樣策略,本研究的資料收集方法主要是觀察,訪談。
1.觀察
在兩所幼兒園中分別選定一個中班,一個小班,分別對各班進行全天跟蹤觀察。但是由于在B幼兒園中,幼兒園園長建議我選擇小班進行觀察,我只好在B幼兒園隨機選擇了一個小班,在A幼兒園選擇了兩個中班,一個小班(隨機選定)進行觀察。
觀察的內容主要有:
、 運用動畫片的時間、動畫片的類型
、 運用的方式、作用及效果 (是否用于教學;在幼兒觀看過程中是否有教師進行指導;.幼兒的反應)
2.訪談
本研究從兩所幼兒園中選取了三位幼兒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然后通過面談進行訪談聯(lián)系。為尊重老師的意愿,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以下皆采用化名。
小A老師,女,某師專音樂教育,大專,教齡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