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審慎對待幼兒建構作品。
幼兒會強烈要求保留某建構物,教師應當審慎根據具體情況處理。
l 因為今天沒搭完,明天想接著搭下去。
l 向圍繞建構物進一步開展象征性游戲。
l 只是想把自己的建構物保留下來。
若是前兩種情況,教師可想辦法保留,第三種情況可用相機照一張照片或建議他把就自己的建構物畫下來,這些做法都可以傳達成人對他們游戲成果的尊重和欣賞。
在建構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精神
作者:蔡小君 發(fā)表時間:2010-11-30 8:26:21 來源:云霄云陵中心小學 訪問次數:845
我國教育部頒發(fā)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要重視在各個領域中培養(yǎng)兒童合作的態(tài)度和能力。由此可見,培養(yǎng)幼兒學會與人合作的品質已是當前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F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獨生子女,家長的過度呵護溺愛,再加上大多數家長缺乏基本的心理學知識,使孩子變得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表現出不會與人合作,缺乏合作意識等。當游戲過程中發(fā)生矛盾時,幼兒常以告狀或攻擊性行為來解決;遇到困難時,往往只會求助老師而不知從同伴那里尋求幫助;同伴遇到困難時也沒有意識去幫助解決。因此,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十分重要。合作是幼兒未來發(fā)展、適應社會、立足社會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特別是現在的獨生子女,唯我獨尊的性格非常明顯,從小在家里當慣"小皇帝",但孩子總是會長大的,終歸是要走上社會這個大家庭的,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交錯復雜的社會關系讓他們不能再一味的當著 "小皇帝"的角色,因此,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勢在必行。
大部分的孩子在家里唯我獨尊,合作意識這個詞的概念在家里似乎沒有發(fā)揮的余地,孩子除了在家里的時間,可以說其他們的時間都是在幼兒園渡過,因此,培養(yǎng)孩子合作意識的重任落到了幼兒園老師的身上,而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也是幼兒園的主要活動。通過對孩子們的觀察,我結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幼兒的興趣愛好,還對比了三大類游戲的特點,從中選擇了建構游戲,作為重點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從嚴格上來講,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之間的配合和協調(包括言語和行為)而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最終個人利益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對于幼兒來說,在游戲、學習、生活中,能主動配合、分工合作,協商解決問題,協調關系,從而確;顒禹樌M行,同時每個人都從相互配合中實現了目標,這就是合作。建構游戲是幼兒利用各種不同的建構材料,通過思維和創(chuàng)作來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它融操作性、藝術性、創(chuàng)造性于一體,通過游戲,不僅能豐富幼兒的主觀體驗,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建構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兒在協商、謙讓、交換的游戲氛圍中,學會分享與合作,嘗試開拓與創(chuàng)新,體驗成功與挫折,從而實現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兒個性的和諧全面發(fā)展。
捉住著一重點,我開始計劃如何在建構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一、注重材料的投放,創(chuàng)造主動合作的契機
建構游戲作為一種建筑活動,當然是離不開建筑材料的,建筑材料是開展建構游戲的物質保證,也是豐富建造內容、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必要條件。上學期我班所選用的結構游戲的材料有:由基本幾何形體構成的大、中、小型的成套的積木;木制的、塑料制的各種可裝拆的積塑、膠粒、插片等,以及各種顏色形狀的串珠、插板、拼板等。 這些定型的成品玩具為為建構游戲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證。孩子們最喜歡玩的《城堡》這個主題是從《我們居住的社區(qū)》這個主題延伸出來的,在開展這個主體時我就有這樣的預設,讓孩子們先學會拼插個體的東西,比如常見的各種各樣的房子、桌子、椅子、花、樹、汽車等社區(qū)里有的東西,孩子們在拼插這些獨立個體的時候并不懂得把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社區(qū),第一次,我讓孩子們把這些東西放在一起,但這并不代表是孩子們合作的成果,我的初衷是要讓孩子們感受看個體和觀看整體的不同的視覺效果,從而激發(fā)他們那種集體的合作意識。果然,當這些獨立的個體放在一起組成一個整體時,我發(fā)現,孩子們是興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