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依據(jù)事物之間的外部聯(lián)系,采用簡單、重復的方式進行的識記是( )
A.機械識記 B.形象記憶 C.意義識記 D.語詞邏輯記憶
6.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過( )體現(xiàn)出來的。
A.課程目標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標 D.培養(yǎng)目標
7.讓三歲的兒童學高等數(shù)學是很困難的,只有當人的身心發(fā)展具有了一定的條件后,才能為學習一定的知識技能提供可能。這反映了遺傳素質(zhì)的( )為一定年齡階段的身心特點的出現(xiàn)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A.可塑性 B.差異性 C.成熟程度 D.先天性
8.人具有自我意識,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人,具有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和為未來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的能力。由此表明,人的身心發(fā)展具有( )
A.階段性 B.能動性 C.主觀能動性 D.互補性
9.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為內(nèi)容的記憶是( )
A.機械識記 B.形象記憶 C.意義識記 D.語詞邏輯記憶
10.從兒童聽覺發(fā)展看,新生兒的聽覺特點是( )
A.沒有聽覺 B.聽覺個別差異小
C.聽覺個別差異大 D.聽覺沒有差異
11.( ) 認為教育應該把重心放在兒童的身上,以兒童為中心,因此兒童在托幼機構(gòu)所從事的一切活動均應根據(jù)兒童的興趣來進行,活動方式靈活多樣,不受任何拘束。
A.杜威 B.蒙臺梭利 C.維果斯基 D.戈爾曼
12.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出現(xiàn)在( )
A.4.5~5.5歲 B.4~5歲 C.5~6歲 D.6.5~7.5歲
13.兒童因為長期精神壓抑或緊張而導致厭食、自閉、孤獨等癥狀,這是由于( )
A.學校與家庭教育不一致所致 B.幼兒園教育條件不夠好所致
C.現(xiàn)在的醫(yī)療條件不夠好所致 D.兒童心理上積聚的能量得不到及時發(fā)泄所致
14.下列家庭教育做法中,哪種做法是較為合理的?( )
A.在孩子未成年時,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一切為了孩子
B.盡量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C.當父母親的教育觀念與爺爺奶奶相抵觸時,以父母的觀念為準
D.即便是最民主的家庭,也對孩子有所保留,有時還要適當回避
15.下列不屬于我國學者關于學習的分類的是( )
A. 知識的學習 B.道德的學習 C. 技能的學習D. 行為規(guī)范的學習
16.幼兒道德發(fā)展的核心問題是( )
A.親子關系的發(fā)展 B.強化
C.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 D.社交技能的發(fā)展
17.幼兒常常“好心辦壞事”,如:將米洗好了放在鍋里,卻沒有放水。這是幼兒思維的( ) 所致。
A.固定性 B.片面性 C.近視性 D.經(jīng)驗性
18.下列選項中被稱為感覺運動游戲的是( )
A.玩沙和玩水的活動 B.與視覺、聽覺相關的活動
C.與嗅覺相關的活動 D.與味覺相關的活動
19.我國保護少年兒童權(quán)益的專項法律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20.盡管刺激不完整,但人們?nèi)园岩粋事物知覺為一個整體,因為知覺具有( )
A.恒常性 B.理解性 C.選擇性 D.整體性
二、名詞解釋(本大題共6小題,每題3分,共18分)
1依戀 2.幼兒園環(huán)境 3.常規(guī)
4. 教育法律救濟 5. 巴布金反射 6.個案研究法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6分,共24分)
1. 試述如何防止幼兒注意分散的發(fā)生。 2.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應注意哪些問題?
3. 簡述幼兒心理的發(fā)展階段。 4.幼兒教師應享有哪些權(quán)利?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題12分,共24分)
1. 試述兒童動作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2. 試述蒙臺梭利的幼兒教育思想。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一項研究表明:缺乏自尊感的兒童很容易形成自卑、退縮、不合群等性格特征;有自尊的兒童是積極、富有朝氣、機智、好與人交往的。在兒童成長的早期階段,自尊的感受主要來源于周圍的人們,而教師、父母是最重要的影響力量。為了保護、培植、發(fā)展幼兒的自尊感,幼兒教師必須走出減弱、損害幼兒自尊的誤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