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的,將其選出并把它的標號寫在題后的括號內,本大題共20題,每題1分,共20分)
1.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創(chuàng)辦于( )
A.1640年,英國 B.1789年,法國
C.1840年,德國 D.1917年,俄國
2.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 )
A.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 B.關于人的發(fā)展的理想
C.人的各方面的和諧發(fā)展學說 D.空想社會主義者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
3.教育目的的性質和方向是由( )決定的。
A.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進程 B.社會生產力
C.受教育者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D.政治經濟制度
4.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整體的反映屬于( )
A.感覺 B.知覺 C.感性認識 D.理性認識
5.對法律關系參加者做出有益于社會的行為時給予獎勵的規(guī)范屬于( )
A. 獎勵性規(guī)范 B. 制裁性規(guī)范 C. 任意性規(guī)范 D. 強制性規(guī)范
6.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是( )
A.操作嘗試學習 B.觀察模仿學習 C.言語理解學習 D.游戲
7.下列不屬于加涅學習類型分類的是( )
A.言語信息 B.智慧技能 C.動作技能 D.情感技能
8.幼兒在認識方和萬、日和月等形近符號時出現(xiàn)混淆,這是( )
A.觀察的無序性所致 B.觀察的目的性不夠所致
C.觀察的跳躍性所致 D.觀察的細致性不夠所致
9.當教室中一片喧嘩聲時,教師突然放低聲音或停止說話,會引起幼兒的注意。這是( )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
B.與幼兒的需要關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
C.在成人的組織和引導下,引起幼兒的有意注意
D.利用活動引起幼兒的有意注意
10.3歲左右的幼兒,讓他跨過前面一條線,他往往會踏在線上,這是因為( )
A.距離知覺發(fā)展不完善 B.觀察的持續(xù)性不夠
C.形狀知覺發(fā)展不完善 D.視力較弱
11. 學習者并未理解符號所代表的知識,只是依據字面上的聯(lián)系,記住某些符號的詞句或組合的學習是( )
A.機械學習 B.有意義學習 C.接受學習 D.發(fā)現(xiàn)學習
12.學前兒童心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觀察法 B.實驗法 C.自然實驗法 D.調查訪問法
13.兒童注意開始受到表象影響的年齡是( )
A.1歲以前 B.1.5~3歲 C.3~4.5歲 D.4.5~6歲
14.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剛強、易感情用事為特征的氣質類型是( )
A.粘液質 B.多血質 C.膽汁質 D.抑郁質
15.在同一對象或同一活動中注意所能持續(xù)的時間是( )
A.注意廣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的穩(wěn)定性 D.注意轉移
16.按照皮亞杰的理論,兒童出現(xiàn)“自我中心”是在( )
A.感覺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17.心理發(fā)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條件是( )
A.遺傳因素 B.先天素質 C.環(huán)境 D.基因
18.兒童學習書面語的最佳時期是( )
A.1~2歲 B.2~4歲 C.4~5歲 D.5~6歲
19.一般認為,兒童早期,特別是( )以前是視覺發(fā)育的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