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的欲望,因此,每個幼兒都能通過伙伴之間的相互交流不斷地產(chǎn)生新的思想火花,進而不斷地進行新的探索。
在現(xiàn)今的實踐中,陳老先生的話不僅僅是實現(xiàn)觀念轉(zhuǎn)變的依據(jù),更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途徑。在主題活動中為孩子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提供各種游戲材料同時,我們盡量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所長所短,并努力給予“適度的期待心,揚其強項,促其發(fā)展”。讓我們再來看看下一個案例。
案例實錄片斷二:
孩子們正在忙著在游戲中建造海南綠洲。
小曹來參觀了,煞有介事地說:“我在海南島還和爸爸一起跟著潛水員潛水呢。很多人都很喜歡的,你們這里怎么沒有呀?”這樣的提問給了作為教師的我一個啟發(fā),于是在我的鼓動下大家開始詢問:“潛水需要些什么呢?”
這一問題給了小曹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在他的“指導”下大家明白了潛水所需的用品,潛水服、潛水眼鏡、氧氣瓶、腳蹼還有船只。
游戲中孩子們開始想辦法收集制作材料了。
凡凡找來了可樂瓶背在身上,嘴里含著根麥管儼然就是一個海南島的潛水員了。
小園、小璐最仔細,她們又是比大小又是選顏色,最后用大、中、小型馬甲袋做了三件新式潛水服。
君子把馬甲袋整個都涂上了黑色,伙伴們不理解:“你為什么涂黑色呀?又臟又難看。” 君子回答:“我看見過潛水服的,就是黑色的,爸爸說海底很暗很黑,用黑色可以保護自己。”“人類設計黑色的潛水服用來保護自己,那你知道動物們用什么辦法保護自己呢?”這個問題是我提出來的,君子是班級里識字最多的孩子,帶著這樣的問題君子開始了他的“新研究”,教室里有多了一個“傳授者”。
壯壯接著說道:“黑色是保護色?那我覺得用橘色的也可以呀,我在書上看見過,在海洋里鯊魚最害怕橘色了,用這顏色的潛水服不是更加安全嗎!”其實,關(guān)于鯊魚壯壯知道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后來大家還請他專門講了一次“鯊魚的故事”。
……
反思:
捕捉兒童的閃光亮點,讓兒童有機會成為“傳授者”
有道是“世界因我而精彩”,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有其可圈可點的地方,作為教師我不僅從孩子的問題和矛盾沖突中確定了研究的延伸方向,還不斷引發(fā)幼兒思考“為什么”和“怎么樣”來促進幼兒從多個角度、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讓幼兒在材料、環(huán)境的刺激下,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更關(guān)鍵的是作為教師我還在學習陳鶴琴理論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將“兒童教兒童”的原則運用到各個主題活動中,讓每一個孩子都納入到良性循環(huán)中,讓每一個孩子“再勝任中有成就感,在成就中有自信心,在自信中獲得更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