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專家認為,繪畫是幼兒表達行為的第二語言,喜歡繪畫是幼兒的天性,他們在繪畫活動中自然地、充分地、無拘無束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內(nèi)心蘊藏的豐富情感,表達他們對周圍事物、周圍世界的看法和態(tài)度,表達他們對藝術(shù)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幼兒的美術(shù)教育目標并不是要讓幼兒都成為小畫家,也不是讓他們學會一些繪畫技術(shù)好在眾人面前表演,是為幼兒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做好各種準備的教育。眾所周知,幼兒期是各種能力形成和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幼兒的繪畫活動是手、眼、腦并用,主動地自我建構(gòu)的實踐活動。幼兒通過繪畫認識周圍的世界,表達內(nèi)心感受,繪畫是一種感受、思考、幻想相結(jié)合的活動。因此,幼兒的繪畫活動對幼兒能力的發(fā)展和個性的健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幼兒最初學繪畫純屬是游戲,他們只是在涂涂畫畫中尋找快樂。那么如何才能培養(yǎng)與提高他們繪畫的能力呢?多年來,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在平常的教學中做了以下嘗試的工作。
一、讓幼兒喜歡畫畫是提高幼兒繪畫能力的基本點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認為,畫畫能使幼兒快樂,畫畫可以使幼兒學到各種知識,畫畫可以怡養(yǎng)性情。因此,我根據(jù)幼兒的心理特點,以"游戲"這一幼兒最喜歡的學習方式,促使幼兒喜歡畫,學習繪畫,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充分利用這一特點,讓孩子在娛樂、在玩中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如:單調(diào)的涂色練習和臨摹活動都不是幼兒所喜歡的,他們更喜歡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習。在涂色練習中,為了讓幼兒掌握涂色的技法,我讓幼兒來"拖地":要求幼兒一定要一點一點都拖到,這樣才能露出漂亮的地板來,對于幼兒在涂色中空隙,我會提醒他:"這兒還有灰塵,快拖干凈"……幼兒操作完后會十分興奮地說:"我看到美麗的地板了!"這時,幼兒感受到的是一種游戲的快樂,而絲毫沒有感覺到涂色練習的枯燥感。幼兒動作協(xié)調(diào)性、操作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只有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且能使畫面產(chǎn)生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兒既能對美術(shù)活動產(chǎn)生興趣,又能讓幼兒輕松獲得成功。在繪畫活動中,當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材料時,幼兒會為材料而吸引,自然會主動地操作材料,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去。我為幼兒提供各種印章讓幼兒進行印章畫,提供紙團讓幼兒壓印,提供彈子讓幼兒滾畫、提供毛線讓幼兒進行線拖畫等。如:在噴畫活動"放煙火"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裝有水粉顏料的噴壺,幼兒只需輕輕一噴,紙上便會散開一朵朵美麗的煙花。而一種顏色與另一種顏色交織在一起的時候,細心的孩子回驚喜地發(fā)現(xiàn)--煙火變顏色了,真美呀!紅和黃、藍和黃、紅和藍……幼兒樂此不疲地"放煙火"并自豪地說:"我的煙火變顏色了……"一個個都為自己的杰作而歡呼雀躍。豐富有趣的活動材料讓幼兒覺得繪畫原來就是"玩"游戲,繪畫是件快樂的事情。在活動設計中我也注意用游戲形式,如:一個謎語,一個電話,一封信等吸引幼兒,這些有目的,有任務又帶有游戲性的繪畫活動,幼兒極感興趣,在游戲中,幼兒繪畫的興趣有了,繪畫能力也提高了。
二、讓幼兒學會觀察、認識事物是提高幼兒繪畫能力的關(guān)鍵點
美國美術(shù)教育家羅恩菲德的研究表明,10歲以前的幼兒的美術(shù)能力是隨著認識水平和思維發(fā)展自然而然的向前發(fā)展的,幼兒一般能夠表現(xiàn)他認識的事物。觀察是兒童畫畫的基本功,指導兒童畫不能忽視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反過來兒童畫的教育功能之一就是發(fā)展兒童的觀察能力。在幼兒的繪畫活動中,引導幼兒抓住事物的特征進行表現(xiàn)是關(guān)鍵,這就需要讓幼兒學會觀察。觀察方法直接影響觀察效果,幼兒掌握有效的觀察方法,對幼兒的繪畫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幼兒的觀察方法大致有三種:(1) 順序觀察法:在畫小動物--兔子時,我和幼兒一起觀察兔子的頭、身體、四肢到尾部。畫大樓時引導幼兒從上往下觀察。(2)典型特征觀察法:先觀察最明顯的特征,再過渡到一般特征,例,畫蝴蝶時,先觀察翅膀和美麗的色彩,再觀察其他部分,這樣既能很快激起幼兒的觀察興趣和積極性,又能提高美術(shù)活動的質(zhì)量。(3)分解觀察法:即將觀察的物體分為幾個部分仔細觀察,再綜合全貌,這樣能培養(yǎng)幼兒對復雜事物的綜合觀察。
由于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差,在平常的教學中我總能注意為幼兒提供觀察的機會,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引導幼兒通過游戲、娛樂去觀察、感受、體會。例如:通過讓幼兒觀察天空中的小鳥、飛機,馬路上來往的車輛及林蔭道旁排列整齊的樹木,讓幼兒感受事物近大遠小、近疏遠密的透視關(guān)系。從站在不同角度引導幼兒去觀看同一事物,讓幼兒知道不同角度所觀察到的事物側(cè)面,會有不同的視覺效果,從而增強幼兒對觀察事物的感性認識,為他們繪畫技能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教給孩子們一些觀察的方法,孩子們的觀察細致性有所提高。例:在畫《老師》中,孩子們不但抓住了我的明顯特征,長發(fā)、毛衣,有許多孩子還畫出了毛衣上的花紋、紐扣。
又如:有次我?guī)ьI孩子們在自然角勞動,有個孩子指著兩盆長得差不多的綠色植物問我:"老師,這兩盆哪個是蔥,哪個是蒜?"我并沒有急著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說:"你去仔細觀察,看看他們有哪些不同。"他們通過手摸、眼看、鼻聞發(fā)現(xiàn):葉子扁而有刺鼻子的味的是大蒜,而葉子圓沒有刺鼻味的是蔥。我們還可根據(jù)幼兒的知識水平提出問題要求幼兒回答,引導其觀察以前未注意到的事物,使之產(chǎn)生更大的興趣,并逐步學會自覺地觀察周圍的事物。慢慢地他們會自己留心觀察,興趣盎然地去尋找答案。久而久之,他們養(yǎng)成了愛觀察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