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訓練思維,讓孩子會說。語言的發(fā)展與思維有著十分重要的聯系,要培養(yǎng)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必須養(yǎng)成先想后說的習慣。把想和說有機結合起來,針對幼兒說話不連貫,經常一問一答的情況,采取提供連貫性的詞語或句子的方法,如帶孩子參觀超市,先引導幼兒觀察,然后啟發(fā)提問:"超市人員分別在做什么?怎么干?"要求孩子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首先……其次……最后"等關聯詞把話說連貫。在平時生活中,父母要經常找一些話題,啟發(fā)孩子勇敢的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鍛煉孩子有條理地進行表達,并提醒孩子表達時的舉止,態(tài)度要大方,口齒要清楚,聲音要洪亮,鼓勵孩子想說、敢說、樂意說。這樣不僅訓練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訓練了思維的敏捷性。
5、放手讓孩子走到小伙伴中間去
讓孩子有玩耍的伙伴,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為孩子創(chuàng)設同伴間語言表達的機會。如雙休日帶孩子去小伙伴家做客,也可邀請小伙伴到家中來,提供孩子們一些玩具、圖書等,讓他們在玩耍中學習和發(fā)展語言。孩子們有玩耍的伙伴,就會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相仿的年齡,共同的心理,使他們溝通起來更容易,交談起來更親切。有很多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在一起會發(fā)生爭吵,其實換個角度來看,爭吵也不是沒有好處的,仔細觀察更不難發(fā)現:爭吵中的孩子往往思維敏捷,語言:"犀利",常常有"火花"閃現,有精彩片段倍出。
孩子們的口語表達有時很稚嫩,有時也會讓你忍俊不禁,但我說,每個孩子就象是藏在貝殼里的珍珠,只要我們用心呵護,每粒珍珠都是璀璨亮現、熠熠生輝的。
參考書目:
1、《幼兒心理學》 主編丁祖蔭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幼兒教育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3、《幼兒教育》 浙江幼兒師范學校 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