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上,羞怯是一種情緒,是內心深處的膽怯或自卑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形式。每一個人在其一生中可能都有過羞怯的經(jīng)歷,只不過不同的人時間長短不同而已。大多數(shù)人成人后就不再有羞怯心理,仍有一些成年人還擺脫不了羞怯,以致形成“社交恐懼癥”,這就形成了一種心理疾病,所以應該重視孩子的羞怯體驗和行為。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羞怯不當回事,也行羞怯將會伴隨孩子終生。
孩子羞怯的表現(xiàn)形式有多種,大多數(shù)羞怯的孩子都伴有學習成績差,不愿與同齡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不主動發(fā)言,做什么事情都要父母陪伴,怕見陌生的人,在陌生人面前不知如何應對,說話愛低著頭,聲音比較小,愛臉紅,說話辦事表現(xiàn)出不自信等特點。母親大學小編總結,那些羞怯的孩子,可能跟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有關:一是家庭教育過于嚴格,孩子長期處在這種緊張壓抑的家庭環(huán)境中,在各種壓力下孩子容易變得敏感、焦慮,甚至恐懼,慢慢地就變得羞怯了;二是長輩不恰當?shù)慕逃绞,如有些家長對孩子所完成的事,從不加以表揚,甚至在孩子完成的結果不能達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時,就會暴跳如雷地把孩子罵一頓,或總是將別人家孩子的優(yōu)點拿來跟自己家孩子的缺點進行對比,這也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起來,總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差。三是學校環(huán)境的影響,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經(jīng)常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表揚,人緣也好,孩子在學校表現(xiàn)出很自信。而學習成績較差的孩子,往往會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批評、責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害怕、羞怯的情緒,總覺得比別人差,不敢與他人交往。四是重大的生活事件,孩子若體弱多病、身體殘疾或受過重大的心理刺激,都可能使其變得易于羞怯。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羞怯心理呢?母親大學小編給你支招
1. 建立孩子對別人的信任
這種信任首先要由父母傳遞出來,也就是說,父母應該信任自己的孩子,可能他的有些話語顯得很怪異,但是一定要讀懂他的心思,盡量信任他,他愈被信任,就愈能信任別人。信任是親近的基礎,如果孩子無法從父母那里學得信任,他也很難真正信任別人,這也是羞怯的成因。
2. 鍛煉孩子多與人交往
很多孩子害羞是因為從小沒有社交機會,作為父母,就應當帶孩子走出去。帶孩子交際的場合很多,比如領孩子到親友家中,讓他們有機會接觸人,主要是讓他們學習如何與別人交往。當然,對于一個害羞的孩子來說,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起初適合在比較安全的環(huán)境鍛煉他,此外,多讓孩子經(jīng)歷被別人接納的經(jīng)驗,這有助于他們樹立自信,在社交上繼續(xù)進步。
3. 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自信
在特別愛害羞的孩子說話時,父母要注意用輕松的語氣對孩子說,同時還要采取鼓勵和贊賞的方式。父母要多鼓勵,讓孩子得到肯定和表揚,對膽怯的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本身就感到自卑,缺乏勇氣,在做某件事之前,預見的結果總是自己不行。如果這時給他一些鼓勵,增加他的勇氣,他會把事情辦得很好。
“你太杰出了”“你很偉大”這樣的贊美之詞,是西方的家長常常使用的詞匯,他們經(jīng)常鼓勵孩子,因此,西方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表現(xiàn)得比我國的孩子自信自主;而中國的家長則感到這些詞語可能有些“夸張”。西方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會是樣樣第一,但總有優(yōu)秀的地方;而中國家長們教育孩子時,似乎總在刻意追求十全十美的境界,其結果卻常常事與愿違。
每個孩子都有其閃光點,父母的教育就是要將孩子的閃光點繼續(xù)發(fā)揚光大。要學會贊賞,肯定你的孩子。當孩子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時,大方不扭捏的個性自然會水到渠成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