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如今的年代中,每個家庭里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而父母們的關心也是人人皆知的,沒有什么偏心或偏向誰的一說,因為他們同樣都是父母的寶貝。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們能夠長的高高大大的,擁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那么,我國兒童矮小癥發(fā)病率約為3%,專家提醒:
日前,在“中國兒童生長發(fā)育健康傳播行動”上公布的調查顯示:我國兒童矮小癥發(fā)病率約為3%,所有矮小人口中,4~15歲需要治療的患兒約有700萬。目前,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療的患者不到3萬名。
個子矮不一定是遺傳,比其他孩子矮5厘米時要注意
一般來說,嬰幼兒0~1歲比其他孩子矮25厘米;1~2歲比其他孩子矮10厘米;2歲以后比其他孩子矮5厘米,家長就應該帶孩子上醫(yī)院檢查。孩子生長遲緩的類型有好幾種,有衰減型、暫時停滯型、兒童生長相發(fā)生延遲等。衰減型生長一般有器質性病變。暫時停滯型則是某一段時間遲緩,但之前之后的生長速度正常。兒童生長相是指孩子出生后8~10個月左右開始的加速生長期,是區(qū)別于嬰兒期的兒童生長期。兒童生長相延遲是指兒童在度過了嬰兒期的高速生長后,沒有體現(xiàn)出兒童生長的特點。
后面兩種不長個或長得慢的情況,通常都是家長喂養(yǎng)不當或孩子挑食、偏食引起的。比如有的家長過分依賴母乳或奶粉,不注重培養(yǎng)孩子牙齒的咀嚼能力,10個月還在吃奶不吃飯或只吃粥面等,這樣的飲食營養(yǎng)攝入肯定不足,造成孩子生長素分泌不足,影響孩子生長。
把握4歲分界線,千萬別錯過生長黃金期
專家提醒,孩子的身高體重是孩子健康的一面鏡子,家長應該引起足夠重視,而不要被有的孩子是“晚長”的老觀念所誤,耽誤了糾正孩子生長異常的機會。因為生長機會錯過了,不可能補得回來。
在孩子4歲左右其體內長高激素、甲狀腺素已基本形成,飲食、睡眠習慣逐漸形成,從身材上也可以看出是否存在著缺陷,這些條件對今后的生長發(fā)育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4歲左右,兒童咀嚼功能已勝任,這時候給他們均衡營養(yǎng),其中包括脂肪、蛋白質、讓體內得到生長必需的營養(yǎng)素,就為正常生長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4歲左右,還是兒童大腦發(fā)育的關鍵時刻,此時多讓兒童運動,做些力所能及的智力開發(fā),使其思維處于活躍階段,也會促進內分泌,對生長有利。
保證孩子睡眠,每天不能少于11個小時
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是在人體睡眠時間,兒童睡眠時間每天應大于9個小時,體內生長激素就會得到充分的分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在睡眠狀態(tài)下,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是清醒狀態(tài)下的3倍左右,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長高。一般新生兒每晝夜睡眠要求20個小時;2~6個月,為15~18個小時;6~18個月,13~15個小時;18個月~3歲,12~13個小時;3~7歲,11~12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