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前兒童繪畫與其他心理活動的關系(一)繪畫與情感(二)繪畫與言語發(fā)展(三)繪畫與信息加工(四)繪畫與智力發(fā)展(五)繪畫與概念形成四、如何讀懂兒童畫(一)作畫的順序1 兒童一般先畫輪廓,再補充細節(jié)。
2 兒童所畫的第一個人通常是最愛他的人,或者在他看來是最重要、最權威的人。
3 圖畫中成員的先后次序反映了兒童眼中家庭成員的地位。
(二)形象的大小一個人在兒童畫中越高大,表明這個人在兒童心目中越有威信、越重要。
(三)人物關系1 兒童通常把自己畫在依戀對象的旁邊。
2家庭成員之間的距離,表明了兒童在情感上與之的親疏。
(四)細部處理如兒童詳盡地表達五官的細部,對臉部的興趣明顯大于身體其他部位,說明這位親人對兒童非常重要。 如果兒童畫中人物面部五官缺失,通常是兒童對該人物有消極的負面情緒的反映。
(五)圖畫的色彩兒童畫中的色彩是情感的溫度計。
1 兒童喜歡將自己鐘情的人物和事件涂上暖色調,用最鮮艷的色彩點染自己心目中的親人,會給他們穿上彩虹般的盛裝。
2 暗淡的色彩是暗淡心情的反映。 兒童畫中的冷色調表明孩子與所畫人物關系不和諧,而黑色通常表明孩子對此人在情感上難以接受。
第十三章?lián)u 學前兒童的游戲心理發(fā)展一、兒童游戲心理結構從心理學視角分析,游戲是多種心理成分參與并且以某種行為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復合性心理活動。
(一)兒童游戲的心理結構中,認知是重要因素。
(二)兒童游戲的心理結構中,動機和情緒是基本成分。 游戲過程中兒童情緒體驗的性質往往決定了游戲過程的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游戲過程中兒童的語言具有兩種形態(tài):游戲語言與角色語言。 游戲語言體現(xiàn)兒童對游戲的向往、追求和在游戲中體會的滿足。角色語言決定于特定角色體驗及其外化的表征方式。
(四)游戲過程中的動作包括表情、手勢及材料操作,也是情感交流、角色扮演或造型的基本表現(xiàn)方式。
二、游戲中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一)游戲中學前兒童認知發(fā)展特點1 游戲中兒童語言發(fā)展特點2 游戲中兒童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特點3游戲中兒童智力發(fā)展特點(二)游戲中學前兒童社會化發(fā)展特點1 游戲中的角色社會化角色社會化是兒童學習社會角色規(guī)范并且形成相應的行為模式的過程。 游戲中學前兒童角色社會化主要體現(xiàn)于初步形成一定的社會角色。
2游戲中情感社會化主要通過兩條途徑實現(xiàn):一是游戲的社會性使兒童的社會性情感增強;二是從親子游戲向同伴游戲擴展,兒童的人際情感不斷復雜化并且獲得多種情感寄托。
3 游戲中道德社會化游戲規(guī)則是一種特殊形態(tài)的道德規(guī)范。 游戲中兒童道德社會化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游戲規(guī)則的內化與發(fā)展之中。
(三)游戲中學前兒童自我意識發(fā)展特點二、學前兒童游戲心理的發(fā)展趨勢(一)學前兒童游戲心理發(fā)展過程皮亞杰把兒童游戲的發(fā)展劃分為三個基本階段:
1 練習性游戲階段(0 ~2 歲)2 象征性游戲階段(2 ~7 歲)3 規(guī)則性游戲階段(7 ~11、12 歲)(二)嬰兒游戲心理的發(fā)展趨勢1 游戲類型以練習性游戲為主,主要表現(xiàn)為感覺-動作游戲。2 游戲的認知結構不斷分化。
3 游戲的社會成分不斷增加。
(三)幼兒游戲心理的發(fā)展趨勢1游戲類型日益齊全,并且以象征性游戲為主導。2游戲的象征功能不斷豐富、完善。3游戲的社會性成分日益多元化。
第三部分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工作指導第一章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概述一、幼兒園教育活動涵義及特點(一)幼兒園教育活動涵義幼兒園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活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 是體現(xiàn)"自主與主體特質冶和"主客觀因素和作用冶的活動。
(二)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特點1 整合性2生活性3 趣味性4 動態(tài)性二、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基本類型(一)從活動的結構角度可分為學科領域結構的教育活動和主題單元結構的教育活動。
(二)從活動的特征角度可分為生活活動、游戲活動和學習活動。
(三)從活動的內容領域角度可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領域教育活動。
(四)從活動的性質角度可分為兒童自主生成活動和教師預先設置的教育活動。
(五)從活動的組織形式角度可分為集體活動、區(qū)角(小組)活動和個別活動。
三、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概述(一)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涵義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可以被看成是對教師教學組織行為的一種預先籌劃,它是對一系列外部事件進行精心設計和安排的過程,其目的是為了支持和促進兒童內部的學習。
(二)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主要內容1 對學習活動目標的設定2 對學習對象、學習需要的分析3 對學習情境的發(fā)展4 對活動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5 對學習過程的安排和調整6 對學習對象行為的預測和評估等四、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理論基礎(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二)認知派學習理論1知識的建構主義理論2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五、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原則(一)發(fā)展性原則1 以促進兒童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應當適應兒童的發(fā)展水平,考慮兒童的原有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