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我參加了寶安區(qū)科學研究培訓中心為滿足教師日益增長的專業(yè)發(fā)展需要,按照"創(chuàng)新培訓模式,開發(fā)培訓資源"的工作思路經過幾年時間推出的創(chuàng)新新型培訓模式"五段式o互動性",此次培訓讓我領略了專家,名師的風采,感受到她們對學生、對教育、對生活那深情的愛;感受到她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課程,新理念、新思路"帶來的新變化。采用 "五段式教學"的課堂教學結構,歸納起來,主要體現以下
幾個方面:
1.要強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
要從"重教"轉向"重學",從主要評價教師怎樣教轉向重點評價學生怎樣學,促使教師把備課、講課的功夫花到引導學生如何去學這一方面,"以學為本、因學論教",從而不僅讓學生獲得知識,而且愛學、樂學、會學。
2.要強化教學的"目標"意識
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和發(fā)揮教學目標的期望、定向、激勵和調控功能,目標要從"單一"轉向"多元",要從"單一"的評價認知多少,轉向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如:學生運用新知識的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水平,學習習慣等。
3.要強化"教學意識"
教學過程是有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諸多因素構成的一個信息交互系統(tǒng)。課堂上能最有效的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只有依據課標的要求,不斷地進行反饋校正,才能有效地控制教學過程,及時消除教學過程中的失誤,并且,通過教學讓孩子清楚地了解自己學習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及時調整、完善和彌補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知識缺陷。
4.要強化"情感意識"
"親其師、信其道",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歸根到底是觀念的轉變,而核心就是怎么看孩子的問題,是否相信他們學習的潛能,是否尊重他們的人格,都是我們研究的新課題,而強化情感意識,就是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要形成一個真誠、理解的人際關系和情感氛圍,相信他們,讓他們在一個和諧和充滿自信的環(huán)境下愉快地學習。
讓我感觸最深的環(huán)節(jié)"同行辯課", 可以說是高手過招,精彩紛呈。正反兩方的辯手都充分掌握新課標的諸多理念和教學的寶貴經驗,讓我們聽的人一飽耳福,經歷一場精神的盛宴。這種辯課的形式,激發(fā)了我們參訓教師的獨立思考,讓我們老師也參與到培訓互動中來,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敏銳地發(fā)現問題、勇敢地正視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使問題探討更透徹、更深入。
總之,通過參加這次培訓活動,使我受益匪淺。同時,使我在深受啟示的同時,也有所反思,深感當前教學任務的艱巨。這次培訓幫助我們老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建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策略,提高老師教學實踐的能力和反思教學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針對自己的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與不足之處,以名師為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與教學思想,為我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努力提升教學水平。
聽"五段互動式"培訓有感
沙井街道金源幼兒園 張嘉玲
5月27日,區(qū)組織我們進行了"五段互動式培訓"的活動,聽了教授的講座,資深老師的精彩課例,我受益匪淺,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淺談一下自己的學習心得: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充分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心理環(huán)境
1.幼兒的心理環(huán)境。當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或課堂上說錯了話,犯了錯誤,老師要以寬容心來對待,允許"錯誤"。
2.暢所欲言,平等開放。每個幼兒都有自主發(fā)言權,教師應該一視同仁,給每個幼兒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這樣才能體現幼兒的童真童趣。
3.選擇時機,適當介入。為了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老師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給幼兒一定的引導。
4.積極評價,建立自信;顒咏Y束后,應當給予幼兒適當的評價,鼓勵幼兒,讓幼兒更加自信,大膽。
二、物質環(huán)境
在物質環(huán)境中,應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段,身心特點來提供區(qū)域材料。也應該根據自己本園的條件來進行物質環(huán)境布置。大班的幼兒要圖文并茂,中班以畫畫加上熟悉的數字,小班主要以圖畫為主。
三、教師在語言活動發(fā)展中要心中有目標,有目的,創(chuàng)設多樣化,生活化的環(huán)境來豐富幼兒的生活。要觀察,傾聽幼兒的想法,并適當記錄。
四、關注語言教學活動中的類型
1.幼兒生活中的語言主要體現在家庭中的延伸。
2.教師與幼兒在有主題,有相對正式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談話活動。
3.在生動的游戲中蘊含語言教學任務,幼兒既能學得開心,教師也教得舒心。
4.培養(yǎng)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捎蓤D書,繪畫來創(chuàng)設學習環(huán)境?勺層變和ㄟ^晨間新聞播報,報餐譜,午睡前講述已學的故事,離園前的古詩背誦,動畫片的欣賞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