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家校配合不力 村民居住點具有"小、散、亂"的特點,與此相應,本地區(qū)的農村小學也有著它獨特的特點,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學生來源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居住地更加分散,給教師的家長的溝通也帶來了不便。學生在校學習的情況不能及時的反饋給家長,另外家長也不了解學生在學校的真實情況,也就無法指導孩子學習,這兩方面的原因,又導致了學生在校學,回到家中就遺忘的現(xiàn)象。此外,在現(xiàn)行的經(jīng)濟體制下,"讀書無用論"盛行,家長對小孩的學習不關心,反而給小孩灌輸讀書無益的錯誤思想,是剛剛接觸識字學習的學生對識字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學習效果自然很差!
以上幾點原因,長期以來制約著農村地區(qū)的識字教學模式和策略方法,使得本地區(qū)的識字教學在繼承中缺乏創(chuàng)新,逐步走向了"死教硬灌"的死胡同,弱化了識字教學的開智、育人功能。未完,請點擊下載完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