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期是關愛品格培育的重要時期,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悲歡的靈敏和憐惜只能在童年時代培育。教師關愛幼兒,培育幼兒關愛他人的品格;融入關愛教學,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讓關愛之花在幼兒心中綻放,使幼兒懂得關愛、學會關愛,促進其社會性的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關愛行為;培育
關愛是指用自己的愛來幫助關懷別人,讓別人感到溫暖,是個體與他人、社會間的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的一種積極的情感!毒V要》中明確指出:"培養(yǎng)幼兒樂于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與分享,有同情心,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良好情感。"
當前的中國存在著一個顯著的狀況,城市家庭中大多歸于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中不必與人共享關愛,倍受老一輩的呵護,只知討取,不懂得付出什么。他們幼小的心靈認為被愛、獨享是理所應當、不移至理的事。許多的事實顯示,在沒有承受專門教學的狀況下,孩子能夠"性善"也能夠"性惡"。但若是讓孩子殘暴、無情的一面盡情展開而坐視不管的話,必定不會培育出尊重生命、熱愛生活的品格。孩子是軟弱的,爸爸媽媽和社會各個層次都需要去關懷與呵護,但只會被愛而不會施愛的一代長大之后,將怎么把這種與人類生計息息相關的關愛品格堅持與傳達下去呢?因此,研究幼兒關愛行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教師關愛幼兒,培育幼兒關愛他人的品格
教師對幼兒的愛是廣義的,是非血緣關系的愛,是既普通又神圣的超越的愛的詮釋。它源于幼兒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責任感,源于教師對教育對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同時也是教師對幼兒情感的釋放和表達?梢哉f,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教師熱愛幼兒是教師生命的延伸和生活的鏡子,是教師價值觀的具體體現(xiàn)。關愛幼兒,也就是關愛自己;是一種珍惜,是一種生命的表達;你關愛幼兒,幼兒同樣也會關愛你!
記得有一次我感冒了,很嚴重。我嘶啞著嗓子去給小朋友上課,那天恰巧我穿了條漂亮的花裙子。剛走進教室,孩子們就圍了上來大呼小叫地說:"老師,早上好!老師,你今天真漂亮!老師是大美女哦!"我剛張開嘴說:"孩子們,早上好!"瑩瑩小朋友馬上聽出我的嗓子壞了,就示意小朋友們安靜下來,然后大聲地說:"不要吵了!老師的嗓子啞了!老師的嗓子都啞了!"頓時整個教室安靜了下來,孩子們都在自己的座位上端正地坐好,安靜地看著我。晨間談話時,當我張開嘴讓他們跟著我一起念手指游戲時,楠楠小朋友又舉手提議:"老師,你不用陪著我們念,我們已經會自己念了,那樣你的嗓子會好得快些,媽媽說嗓子啞了要少說話!"多懂事的孩子,只知他們平時愛惹我生氣,不知他們竟也知道關心我!關愛我!這不就是高爾基說的:"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孩子。"的確,當你把熾熱的關愛通過你的點滴傳給孩子時,就會激起孩子對你情感的回報,從而樂于接受你所給予的一切。
幼兒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未完,請點擊下載完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