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應該"使每一個學生在畢業(yè)時候,帶走的不僅僅是一些知識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帶走渴求知識的火花,并使它終生不熄地燃燒下去。" 根據21世紀對未來人才的需求標準,我們要為把幼兒培養(yǎng)為十種人而奠基,這十種人中就有成為一個學習的人,要成為學習的人就需要學生帶著渴求知識的火花,通過孜孜不倦的學習從而獲得成功,成為了會學習的人才能成為一個科學的人、一個未來的人、一個全球的人、一個競爭的人、一個創(chuàng)造的人。而渴求知識的火花就是孩子們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的精神,由此可見在幼兒園培養(yǎng)幼兒充分地、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實踐、體驗、探索和發(fā)現是極為重要的。那如何使幼兒愛學習呢?
[關鍵詞]幼兒;學習;方法一、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是關鍵興趣是幼兒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的內部動力,也是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的基礎。幼兒天生好奇,正是由于這種好奇心的驅使,幼兒對周圍世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探索愿望,并極大地影響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所以,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是培養(yǎng)科學素質的關鍵。
1、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內容,設計興趣盎然的科學活動,并把觀察、了解、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探索精神貫徹活動始終。即使幼兒已經掌握的知識,也可以通過挖掘知識本身更深層次的教育點,使幼兒在有一定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更深層次地學習和探索。
2、營造操作性強的氛圍,因為操作性強的活動,趣味性也最強,并最易激發(fā)幼兒的探索精神。因此,我們可以提供一些操作性強的活動和材料,以創(chuàng)設趣味和探索的環(huán)境。實踐證明,設計的活動趣味性越強,提供的材料越足,動手的機會越多,可選擇的內容越廣,幼兒的興趣就越大,探索的積極性就越高。
3、選擇、設計與幼兒密切聯系并貼近幼兒認識水平的活動內容。要千方百計地激發(fā)、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及時肯定、表揚幼兒的成功探索,并使幼兒體驗探索成功的樂趣。我們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于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因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因此,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二、豐富幼兒知識,教給科學方法是基礎1、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是幼兒科學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培養(yǎng)幼兒科學素質的基礎。因為沒有豐富的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幼兒就無法運用這些知識、方法去解決問題,也無法去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智力。所以說,教給科學方法是養(yǎng)成幼兒科學素質的基礎。因此,我們在豐富幼兒知識的同時,更應十分注重教給科學方法。
就豐富知識而言,一要在充分了解幼兒年齡特點、思維方式和原有的知識結構基礎上,找準"切入點"。要從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已有的科學知識、經驗和與幼兒有密切聯系的內容入手,并考慮幼兒能接受的最大程度,提出恰當的活動目標、要求。這樣才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其活動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擴展知識,增補原有的知識內容。
2、創(chuàng)設觀察和實驗的環(huán)境。讓幼兒經常觀察、動手操作,以擴展知識,培養(yǎng)探索能力。還可以充分利用室外、園外的設施,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愿望去選擇材料,進行豐富知識、科學探索活動。
3、注意隨機進行滲透教育?茖W并不神秘,日常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如,我們可以結合午餐,讓幼兒觀察飯菜的"色、香、味、形",飯后提出問題讓幼兒加深認識和理解。就教給方法而言,要有機進行,方式多樣?梢韵冉谭椒ǎ梢渣c拔方法,可以讓幼兒自己選擇方法,也可以活動后一起總結方法或讓幼兒悟出方法。更注意把有些方法讓幼兒轉化成良好習慣。
三、多形式、全方位的學習、實踐、訓練是途徑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素質根據幼兒的心理、生理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通過多形式、全方位的學習、實踐和訓練來實現的,這是幼兒科學素質早期培養(yǎng)的基本途徑。為此:
1、在"趣"中學。"興趣是最好的啟蒙老師",上面講的創(chuàng)設環(huán)境,選擇有趣并適合的內容,把激發(fā)興趣貫徹科學活動始終等方法,都可以讓幼兒始終在興趣盎然中進行學習。
2、在"看"中學。教幼兒喜歡并學會觀察是培養(yǎng)科學素質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們可以通過提問、點拔讓幼兒逐步學會圍繞主題運用抓重點、按方位和多種感官等觀察方法,讓他們在"看"中學會觀察,增強素質。并對他們在觀察中提的問題給予耐心的解答,他們的點滴新發(fā)現也及時給予鼓勵、贊揚。
3、在"玩"中學。例如:針對幼兒天性好玩,喜歡游戲的特點,我們可以在幼兒玩"堆積木"游戲后,問幼兒:"我們怎么把一間簡單的房子,變成多種多樣的房子的?"引導孩子說出是用"加一加"、"減一減","反一反"和"換一換"等方法變成的。并告訴幼兒大人就是用這些科學方法,創(chuàng)造了許多新產品,我們從小也可以用這些方法學習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