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ǘ、幼兒教師的語言力求邏輯性及豐富的多適應性,克服隨意化。
教師在使用語言時必須使其內(nèi)容符合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必須根據(jù)思維的邏輯準確運用概念,避免前后矛盾的話。例如,有的老師表揚幼兒時喜歡說:"今天表現(xiàn)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今天最早來幼兒園的小朋友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實,一個"最"字表達的是獨一無二的意思,但教師卻隨意地在"最好的"后面說出了好多個,這樣一來"最"字的意義也就變了。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錯誤,時間一長也會對幼兒產(chǎn)生錯誤的影響。因此,我們在使用語言時應謹慎,力求邏輯性,避免出現(xiàn)因隨意而犯的錯誤給幼兒造成錯覺。同時教師在和幼兒交流時一定要具有豐富的適應性,也就是要適應各種不同的幼兒。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即使是處于同一年齡的幼兒,他們的個性、家庭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也是不同的,所以幼兒在接受教育、獲取知識等方面的可接受性也不同。教師語言的選擇和運用,應充分尊重幼兒的這種個體差異,根據(jù)幼兒各個方面的情況選定幼兒現(xiàn)有語言接受能力的起點上,并能促進幼兒語言的提高和評議思維發(fā)展這個個范圍之內(nèi)。這當中就蘊涵了老師在語言上要"因人而語",對不同特點的幼兒使用的語言應當是不同的。例如:在教育批評孩子打人是不對的一種行為時,對性格不同的孩子你教育的方法語氣也是不一樣的。對性格較為敏感、容易緊張、心理情緒波動較大的幼兒,教師語言應更多地采用親切的語調(diào)、關懷的語氣對他們說話,同時加上一些類似撫摸、微笑的體態(tài)語,消除幼兒緊張的心理,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和諧的交流環(huán)境;對性格比較急的、比較活潑外向的孩子說話時,教師的語調(diào)要顯得沉穩(wěn),語速適中,使幼兒焦燥的情緒得以緩和;對反應比較慢、口齒不是很清楚的幼兒說話時,教師在和他們交流時就在語速上適當?shù)芈恍,顯得更有耐心;再如,對剛?cè)雸@的小班幼兒要多使用些兒童化、擬人化的語言,將一些無生命的東西賦予生命來吸引幼兒的注意;而對于略大一些的中大班幼兒則要注意語言的堅定和親切,使幼兒感到老師的話是經(jīng)過思考的,不是隨隨便便說的,是值得聽的等等。總之,教師的語言不能千篇一律,對不同的幼兒必須采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師的語言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ㄈ、幼兒教師應文明禮貌用語力求純潔,克服粗俗淡化。
幼兒園教育和中小學教育很大的不同在于幼兒園是保教結合的教育模式,教師在一天的教育活動中不僅要組織各項教育活動,而且還有做保育方面的事情如:安排孩子就餐睡覺、幫孩子擦屁股等等,一天的工作很瑣碎,而且孩子多又比較難帶,這時教師難免會有煩燥的情緒,孩子一不小心做錯了什么事情,教師很可能就會說出一些粗俗的語言如:"你怎么那么笨呀!"記的有一次,子卿上課總是調(diào)皮,我生氣了,對他喊到:"你真是個木頭!"當時,有幾個小朋友也跟著沖他喊:"木頭!"第二天,子卿剛進教室,教室里的幼兒就對著他喊"木頭!"子卿委屈的看著小朋友,眼里還含著淚水?吹竭@樣的情景,我意識到我不經(jīng)意間的一句氣話已經(jīng)對子卿造成了傷害。經(jīng)過對子卿的安慰和對其他小朋友的教育,這件事平息了。但留給我的卻是深深地愧疚。作為教師我們應避免使用"滾出去"、"豬腦子"、"笨死了"等等不文明的粗俗語言。幼兒園的孩子活動大多是集體活動,個體的活動就受到一些約束,這些約束的信號來自老師,老師的命令能有效地控制活動局勢。我們都知道,大部分孩子都很聰明調(diào)皮,老師沒有一定的方法是不能支配他們的。我們首先就要抓好幼兒常規(guī),常規(guī)的訓練中老師發(fā)號施令"小手放在!"、"一、二""請坐好!"……這時幼兒會接受命令做出相應的反應。在表達命令的語言時,我們應本著禮貌、合理的原則。教育幼兒講禮貌是我們的職責,禮貌教育應無時無刻不在,因此,老師要注意自身禮貌語言的使用,在命令孩子時,多使用"請"字,如"小朋友們請吃飯"、"請跟我讀"、"請跟著老師往這邊走"等等,讓幼兒在當中能感受到一種平等、被尊重的情感,無形中也對幼兒進行了禮貌的教育,讓幼兒潛意識里有這種禮貌意識。我在平時的觀察中發(fā)現(xiàn)老師們有時這樣命令孩子"通通都給我上廁所去!"、"快坐好!"、"你們都給我聽好了!"命令詞"都給我"在句中是虛詞,沒有任何意義,但加強了命令的語氣,這種命令的語氣是不是顯得有些霸道而不禮貌呢?讓幼兒也會產(chǎn)生一種受壓迫被逼無奈的情緒,而且能給幼兒的禮貌語言造成不良的影響,有的孩子會命令同伴"給我站開點!""你死走"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盡量使用純美的語言去觸動幼兒,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語言并不是一種孤立的現(xiàn)象,它與思想品德、文化素質(zhì)等密切相關。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他的語言應該是純潔、文明、健康的,應該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fā),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能夠培養(yǎng)幼兒健康向上的情感。反之,粗俗的語言只能給幼兒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