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名人說: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梢娏晳T對于人之命運的重要性。人類的動作十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大部分是在幼年養(yǎng)成的。習慣對于每一個人,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后天長期受環(huán)境影響,潛移默化所養(yǎng)成的。父母不能忽視從小對孩子各種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家長要注重孩子良好生活習慣、 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同時要把握孩子習慣培養(yǎng)的科學性,要提高孩子認識能力,建立行之有效的家規(guī),要有堅持不懈的行為訓練,建立有效的監(jiān)督激勵機制,才能培養(yǎng)讓孩子孩子終身受益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 家庭教育 習慣 養(yǎng)成 品質(zhì) 成長
習慣是孩子終身受益的品質(zhì)
石嘴山市八中 吳春梅
一位名人說: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梢娏晳T對于人之命運的重要性。人類的動作十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大部分是在幼年養(yǎng)成的,因此孔子說:"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就是說孩子的習慣要及早養(yǎng)成。教育家葉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說:習慣養(yǎng)得好,終身受其益,習慣養(yǎng)不好,終身受其害。有人說:好習慣是孩子頭頂上的曙光,好習慣是孩子終身用之不盡的利息。
習慣的作用是巨大而又頑強的,其一旦形成,沒有十倍百倍的毅力和努力,是很難加以改變的。正如俗話所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習慣對于每一個人,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后天長期受環(huán)境影響,潛移默化所養(yǎng)成的。良好的習慣會使人終生受益,父母們應該意識到這一點,不能忽視從小對孩子各種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要把良好習慣的當成讓孩子孩子終身受益的品質(zhì)來培養(yǎng)。
一、為什么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
習慣是人們在長期生活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難以改變的行為,成為自動化了的動作。比如孩子吃過早飯,背起書包就往學校走,不用家長催促,十分自然。習慣還跟一個人的需要、興趣有關。如講究衛(wèi)生,鍛煉身體,看書等等,養(yǎng)成習慣后,如果受到破壞,就會有不愉快的感覺。
習慣有積極的,也就是好習慣;也有消極的,也就是壞習慣。好的習慣是人們有條不紊地生活、學習、工作、勞動所不可缺少的。它能提高人們活動的效率,有利于身心健康地成長。而壞習慣則會給人們帶來不良影響。有些還會給社會造成危害。如說謊、隨地吐痰、扔果皮等。因此,任何人都要養(yǎng)成一些好習慣,改變壞習慣。
習慣要從小時候開始培養(yǎng),兒童時期養(yǎng)成好習慣特別重要。兒童可塑性大,模仿性強,既容易養(yǎng)成好習慣,也容易養(yǎng)成壞習慣。而壞習慣一但形成,就很難改變。有些壞習慣,還會繼續(xù)發(fā)展,對人一輩子起壞作用。有些家長把孩子的壞習慣不當回事,不加注意。有的家長嫌麻煩,不肯多下功夫。人們常說:小孩子面前無小事。小事不重視,將來就可能發(fā)展成大事。小事怕麻煩,長大了就會出大麻煩。有的家長認為"樹大自然直",無須下大力氣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等孩子長大了、懂事了,孩子自己就會做好,抱這種教育觀念的家長往往錯失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機,孩子越小,越容易培養(yǎng),研究發(fā)現(xiàn)12歲前孩子的許多習慣已基本形成并大致定型,很多壞習慣一旦形成,過了12歲再去幫孩子改掉壞習慣將非常困難。這是很多中學生家長盡管下了很大力氣抓孩子學習、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而收效甚微的原因。作為家長要認識到"家庭是孩子習慣養(yǎng)成的學校,家長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的老師",所以,家庭教育要從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入手,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宜早不宜遲。
二、孩子健康成長需要那些好習慣
陶行之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 作為家長要了解孩子成長需要哪些良好的習慣,我認為以下幾方面的良好習慣與孩子一生的生活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