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的練習中,我們經(jīng)常在活動中,采用分組練習的形式,這樣有利于在現(xiàn)有的空間中較有針對性的指導幼兒,使每個幼兒在分組活動中產(chǎn)生最廣泛的師生間的互動,提高單位時間內(nèi)進行乒乓活動的頻率,讓每個幼兒有充分發(fā)揮的余地,幼兒在不同的乒乓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是不同的,在了解了孩子的原由水平和發(fā)展?jié)撃芎,進行有效的分曾遞進的教學。,在指導中,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水平分不同層次,制度不同層次的目標,對于能力 弱的孩子,如:張蜂渝,我則降低難度要求,只要能擊中就可以,這樣有助于樹立幼兒的自信心,使幼兒能看到成功的希望,為下一個目標而努力。能力強的幼兒,如:陳茜,經(jīng)老師一點就能很快的進入角色,而且這些幼兒喜歡老師給予更多的時間及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
三、建立自信,激發(fā)幼兒興趣。
又到了乒乓練習的時間了,一開始,孩子們興趣很高,可是一會時間,幾個孩子就顯得不耐煩了。我十分奇怪,就找來幾個孩子:“怎么了”“我們總打不到對面桌上”。聽了他的回答我和奇怪,揮拍動作很正確,放球也沒有問題,怎么會?“來,我們再來試試”。在我的鼓勵下,許淼來到桌前,由于沒掌握放球,擊球的時間,球沒有打中。第二次,擊中球,但是幼兒放球過低,球沒有過網(wǎng)……我找到了他們失敗的原因,于是有我來喂球,并在練習中提醒她注意的地方,一個、兩個……擊中的球越來越多,并且也能正確地落在對面桌上。通過這次實踐,我覺得,幫助幼兒增加在乒乓活動中的自信是十分重要的。孩子們多次失敗后,會對活動失去興趣,在老師的參與幫助下,幼兒在乒乓活動中體驗到了成功,在成功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在能力中樹立起自己的自信心。處在這樣的學習經(jīng)歷中的幼兒,在學習乒乓的過程中會更有鉆研精神,對其他一時做不好的事情也不會再輕易的放棄。幼兒在乒乓鍛煉中半途而廢的現(xiàn)象明顯減少了,不再是“三分鐘熱度”,幼兒變得更有自信,更具有探索精神了,學的也更主動了。
四、創(chuàng)設游戲化的情景,激發(fā)幼兒興趣。
在乒乓教學中,多利用游戲手段,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角色情境”中,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活潑和諧的教學氛圍,就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在加強幼兒技能的練習中,如何才能把枯燥無味的技能練習變得有趣生動,才能讓孩子喜歡呢,我覺得游戲化的情境很重要。這包括老師游戲化的語言指導,以及創(chuàng)設游戲化的情景,來復練習自放自打的技能。在第一次上臺打球的練習中,我們設計了“乒乓選拔賽”這一游戲情景。活動中積極調(diào)動了幼兒揮拍的興趣,讓孩子在“選拔”這一情景中自覺、自主的練習。此后,我們又通過“乒乓擂臺賽”來激發(fā)幼兒在上桌練球的積極性,孩子們?yōu)榱粟A的擂主的稱號,不停地練;接著“乒乓小明星”中,爭做“小明星”,戴“小明星皇冠”,更是增強了孩子練球的動力,人人爭做小明星,個個要戴明星皇冠……這些情景的設置,大大促進了孩子練習的密度,使孩子得到充分的提高。
設置了情境,我們還注意教學語言的游戲化。為了擊中落下的球,我們設計了這樣的指導語言:“小雞嘴巴微朝下,看見米粒趕快吃,吃到米粒真開心,揚揚脖子,喔喔叫!”這樣的兒歌,孩子們熟悉后,逐漸配上動作,就能很好的擊中球,讓孩子體驗到成功。孩子有了興趣之后。練習起來就不會覺得無趣了。
通過一學期的實踐,孩子們對乒乓練習越來越有信心與興趣,乒乓技能也不斷提高。現(xiàn)在全班有70%的孩子能進行自放自打球,,并能擊中,且落點正確。30%的孩子在老師的幫助下能擊中球?傊,我們在乒乓教學中,要根據(j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特點,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興趣和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很好的掌握乒乓技能,達到我們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