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散文欣賞能給小班幼兒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激發(fā)小班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和求知欲,提高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特別給能力強的孩子更多的機會提高語言發(fā)展的條件,也充實他們語言完善的基礎。對能力一般的孩子,看似他們并不是積極的參與,但是他們的欣賞中也能感受到散文中完美的語言,豐富的詞匯,變化有趣的情節(jié),在傾聽同伴的回答中他們也能更好的理解散文,也會幫助他們學習怎樣理解散文。對于能力弱的孩子,他們雖然有時不能對散文完全理解透徹,但是在其他小朋友的回答中,他們也有機會欣賞到散文的內涵,初步體驗散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為他們將來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打基礎。
散文教學模式只是老師上課的一個參考,模式是死的,可我們老師和孩子卻是活生生的,不同的散文題材,不同的散文形式,只要能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綱要》,都可以做出不同且相應的改動。
幼兒文學作品的欣賞,最主要是讓孩子們從優(yōu)美的書面表達向口語表達進行遷移與轉化,如何讓孩子們在欣賞散文之后,把散文中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遷移、轉化為口頭表達、日常用語中,我想這個還是需要我們老師繼續(xù)努力的方向。希望這個“文學搖籃”使孩子們感到溫馨親切,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發(fā)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