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培養(yǎng)自理能力的實踐嘗試(一)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幼兒大多數(shù)本領都是滲透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的,如何促進幼兒有效地、自主地學習,吸引幼兒的興趣是關鍵。兒歌獨特的形式,能形象的表達并吸引幼兒興趣。如:在幼兒學習脫衣服的過程中,我結合了兒歌《脫衣歌》:縮縮頭,拉出你的烏龜殼,縮縮手,拉出你的小袖口來調(diào)動幼兒學習脫衣服的積極性;在學習疊衣服時結合了《疊衣歌》:關關門,關關門,抱抱臂,彎彎腰,彎彎腰,我的衣服疊好了。在學習穿衣服時又結合了兒歌《穿衣服》進行:抓領子,蓋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通過這些瑯瑯上口的兒歌,通過簡短的語言歸納脫、疊、穿衣服的重點及要點,幼兒會有興趣地邊說邊脫、疊、穿,這樣既符合小班幼兒的接受水平,又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使幼兒較好的掌握各項技能,實現(xiàn)幼兒的自我管理。我班幼兒崔非凡,每次午睡脫衣服的時候,總是把衣服亂丟。學了疊衣服的兒歌后,我決定來一場疊衣服比賽。比賽中非凡雖然疊的不如其他幼兒整齊,但我還是在全班幼兒面前表揚了他,說他好厲害、真能干,能自己一個人疊衣服了。從那以后,非凡的衣服和褲子一次比一次疊的好。老師的肯定使他看到了自我服務的成績,進一步激發(fā)他自我服務的強烈愿望,以至于每一次疊的都比前一次好。雖然每個幼兒的發(fā)展水平不同,但教師肯定的態(tài)度,鼓勵性的語言,會激發(fā)幼兒的內(nèi)在潛力,使幼兒主動嘗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進一步增強幼兒的“我能行”的意識,激發(fā)幼兒自我服務的興趣。
。ǘ┩ㄟ^游戲活動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對幼兒來說,最高興的事情莫過于游戲。游戲是孩子幸福的源泉,我國著名的教育 家陳鶴琴 先生說:“小孩子是天生好動的,以游戲為生命的。”孩子特別喜歡邊說邊玩,抓住這一特征,我決定在游戲中嘗試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區(qū)角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活動,是當前幼兒園實施素質(zhì)教育,推動幼教改革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活動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一種學習活動。在區(qū)角活動中,我班開設了“超市”、“燒烤”、“醫(yī)院”、“娃娃家”、“大舞臺”等角色游戲區(qū)。而“娃娃家”是最能讓幼兒提高自理能力的游戲之一,我便經(jīng)常以客人的身份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提醒“爸爸”“媽媽”給娃娃穿衣服,不要著涼;娃娃餓了要喂他吃飯等。有一次,我見焦匯、陳思雨的“家里”很亂,被子丟在一邊沒人去理,我就敲門進去做客,焦匯和陳思雨見了我很熱情,一邊讓我坐一邊去倒水給我喝。我假裝很傷心地說:“寶寶真可憐,他的被子這么亂都沒人收拾!”陳思雨聽見后,馬上跑過來收拾,一邊收拾還一邊說:“我會疊被子的,阿姨就是這樣疊的。”可見,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是可以得到生活體驗,得到生活能力的鍛煉的。
。ㄈ┗顒又信囵B(yǎng)幼兒自我管理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小孩自動做先生。事實也是如此,每個班級中總有幾個能力較強的幼兒,他們會幫助老師做許多的小事情,有時也能學著老師的樣子管理小朋友,久而久之,大部分小朋友也就習慣了被這些“小老師”管理,沒有參與管理的興趣,因此,作為一名實習老師,我試著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每天都選一位不同的小朋友當“小老師”,同時增添管理項目,讓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參與管理。如:每天挑選不同的幼兒輪流擔任值日生,對管理能力較弱的幼兒更是增加管理項目,同時還可以設置許多其他職責,如帶領幼兒散步的散步員,圖書管理員,午睡監(jiān)督員等等,使幼兒在被管理的同時又兼管理他人的職責,通過人人參與,激發(fā)整個班級自我管理的興趣。而管理不等于詢問、不等于報告、更不等于指責,管理是讓幼兒進一步明確要求,從而根據(jù)這些要求來約束自己及他人的行為。雖然幼兒剛開始的管理興趣非常的濃厚,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如何來管理自己。所以我們還可以在活動中促進幼兒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