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庭教育者將智育和德育并重
智育和德育重視程度失衡。即"重智育,輕德育"現象越來越明顯,許多家長只是一味的督促孩子要好好學習,把早期智力開發(fā)作為家庭教育的第一職責,而忽視了品德的教育。作為教育者,我們在重視知識教育的同時也應該將做人處、心理等事、交往交際、人格、心理等方面的教育一并抓起。將孩子真正培養(yǎng)成德才兼?zhèn)渲恕?/p>
4、家長主動與教師交流
家長應該主動向教師咨詢教育理念、方法、經驗,意見,及時了解幼兒在學校的近況,反映在家的情況,個別突出行為應統(tǒng)一教育方法,否則會對幼兒思想上造成誤導。
5、主動自我學習
針對幼兒園發(fā)放的報紙和雜志等應及時閱讀,并吸收好的教育方式對幼兒進行教育。而不是以沒有時間閱讀為由而當垃圾丟掉,或者當娛樂報紙一樣消磨時間,看了后就拋之腦后,而不采取教育行為。積極主動的參加幼兒園開展的各種家園活動,如:講座、家長會等。
6、主動自我參與
家長應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來。不是等老師請才參與教學活動,而是根據周計劃的詳細閱讀后,主動提出意見或建議,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來。
以上是家長教育方式的偏執(zhí),他們的出發(fā)點都是"愛"孩子,但在家庭教育的認識上還存在 偏頗,所以,作為誘餌教育工作者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家長了解孩子身心發(fā)展,孩子需要什么?什么樣的教育才能真正促進孩子全面和諧發(fā)展,受益終生。當然,在開展家長工作的同時教師也要反思。只有統(tǒng)一觀念,才能有效的進行家園合作
。ǘ┯變簣@對家庭主體性發(fā)揮工作的引導與支持
做好家園合作工作必須充分發(fā)揮幼兒園的主體性作用。幼兒園作為專門的幼兒教育機構,針對家園合作中家庭教育的傾向性問題幼兒園教師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是家長觀念的轉換者、溝通者、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服務者。
1、幼兒園幫助家長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由于中國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家長對家庭教育的本身職能理解過于片面,只有明確問題的存在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針對教育觀念落后幼兒園在家園合作中應變"被動"為"主動"。主動與家長交流與溝通,及時告知家長幼兒一日生活中出現的不良反映;蛘呤嵌ㄆ诨虿欢ㄆ诘母鷤別家長交流,及時獲取孩子在家里的近況,形式可以是語言或書面等形式。幼兒園教師在反映孩子情況的同時應告訴家長在家中應該采取的教育方式,只有家長試行了教育方法覺得行為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的時候,家長才會認可教師的專業(yè)性,才會在不自覺中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
2、進行家長培訓,提高家園合作技能,
吳錦良教授認為:"改變父母是成功教育的關鍵"。所以改變孩子的關鍵是改變父母。家庭教育正確與否關鍵在于家庭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正確與否,關鍵在于教育者的正確而積極的引導。
。1)幼兒園對家庭教育的科學引導
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優(yōu)秀,但孩子能否成才,取決于早期教育的方式方法。家長本身教育意識淺表,這就需要專業(yè)的教育者給予一定的指導,所以,作為幼兒園方,應改變合作態(tài)度,變"希望"家長做為"指導"家長做。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引導家長。讓家長感受到幼兒園對孩子"愛",充分發(fā)揮幼兒紐帶作用,增強合作意識和信任度。
。2)幼兒園開展家長開放日
幼兒園和家庭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交談,形式可以是家長會、座談會、講座、家訪等,幼兒園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開放日,允許家長參觀訪問,讓家長感受幼兒園教育,并主動講解和邀請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來。
(3)幼兒園促進家長自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