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帆媽:
張教授您好!請教帆帆的語言問題
帆帆快五歲,每天臨睡前我都盡量給帆帆講一兩個故事,有的故事講多幾次慢慢地也鼓勵她看著畫自己講,現(xiàn)在能講幾個故事。這個星期一,在我和幼兒園老師的鼓勵下她在班上講了一個故事,大家都為她鼓掌,她自己也很興奮。另外現(xiàn)在在教她背"三字經(jīng)",我覺得這樣可以培養(yǎng)她的自信和語言能力,對嗎?還有什么好方法?請給我指教。謝謝。
回復(fù)帆帆媽: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
你好,你做的很好,給孩子講故事,并且鼓勵孩子自己講故事,一是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也鍛煉孩子的社會能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繼續(xù)這樣,給孩子選的讀物,首先要生動有趣,在語言上要逐漸加大難度,故事情節(jié)不要太難,也不要太長,要有一種程序化方式,使孩子要有興趣,能理解,他才可能長期、深入的學(xué)習(xí)。不要給孩子用"三字經(jīng)",過去的"三字經(jīng)"對孩子不適應(yīng),沒有趣味性,沒有故事。不適合孩子。新的"三字經(jīng)"就完全是胡扯!
乖乖媽:
乖乖和小朋友
豆豆媽要我講乖乖和小朋友玩的故事,我一想,想不出,去跟乖乖商量:你去星星家玩吧。乖乖搖搖頭:不,我就要和我的媽媽玩。
正巧,老師也寫了個紙條來,說乖乖和小朋友交往不太好,具體怎么回事也沒說,媽媽不免很有些著急。
對門有個康康,大乖乖四個月,以前兩個姑娘總一起玩,可是康康愛抓人,每逢鬧起糾紛來,康康就使勁抓乖乖,下手可不輕,乖乖倒也不示弱,她就牢牢地揪住人家衣服,這下好,人家抓起來更方便了,我教她要么還手,要么讓開,不要讓自己受傷,可她只按她的來。我雖不管,外婆意見可大,有一回乖乖的傷離眼睛不遠,外婆惱了,就在人家奶奶面前婉轉(zhuǎn)地提意見,這種事多了,康康的奶奶也就不讓康康來玩了。而且康康爸爸還總批評她:你看人家乖乖認那么多字,你好意思跟她一起玩?
經(jīng)我觀察,乖乖支配欲特別強,和小朋友玩的時候,她喜歡由她來設(shè)計游戲,而她設(shè)計的游戲我看小朋友們一般都興趣不大,別人愛玩的游戲,她又提不起多大勁來。我感覺是別人的那些游戲里她不能做主角,她心里別扭,然后就想扭轉(zhuǎn),然后她倒是和和氣氣地去跟人說:我們玩白雪公主吧。人家不樂意,要走,乖乖就揪住人家衣服,結(jié)果就打起來,結(jié)果就是乖乖"身心"受傷地回來,要跟媽媽玩。
經(jīng)我觀察,乖乖設(shè)計的游戲都是她隨口編的或是聽來的故事,比如,她會安排:假裝你是惡毒的王后,我是白雪公主,你是鏡子,你就說鏡子鏡子誰是世界是最美的女人,你就說、、、、、、。還不許人家自由發(fā)揮,非按她的臺詞來不可,多沒勁啊,誰愿意啊。
跟我玩也常這樣,我就常告訴她這樣的游戲別人不喜歡的,因為不是你一個人玩,不能按你一個人想的來。這不,上周在幼兒園非要人家扮小鳥媽媽,結(jié)果被抓傷了手回來。
我常常覺得乖乖就是不會象人家小孩那樣天真地傻呵呵地樂,她就好象不會玩,她總跟我說幼兒園誰誰誰是她的好朋友,對她好,都對她好,老師都喜歡她,可我總感覺不象是真是,是她的想象。
哎呀,越寫越著急了,這樣子,怎么辦好?
乖乖媽:這是語言能力發(fā)展快的孩子存在的問題
你好,因為你的乖乖語言智力發(fā)展的比較好,孩子的語言、想象、思維比一般的孩子要好。所以其他很多同齡的孩子和她玩不到一塊去。要根據(jù)孩子的智力發(fā)展狀況選擇和不同的孩子在一塊玩。和他同齡的孩子有些在智力的其他方面和他差不多,甚至比他還要好一些,比如圖形能力等,鼓勵孩子和這些孩子在一塊做這些游戲,和玩這方面的玩具。在語言和想象方面多讓孩子和比他大的孩子在一塊玩。這個問題也說明你們對孩子的教育和智力發(fā)展的關(guān)注是不均衡。如果孩子在智力發(fā)展是均衡的,他不會只是認住自己某方面的強項去要求其他孩子和他一塊玩,他會對其他方面也有興趣。
緣緣老媽:
壯咪媽,張教授請進!
我家緣緣最近變化可快了,特別喜歡畫畫,且越畫越象樣了。其實我們從來都沒有教過,只是提供了不同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