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曾有個有趣的調查,問媽媽每天早上對孩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什么,答應是“快點,快點!倍覀円部吹絅位爸媽一幅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真是做什么事情都慢吞吞,吃飯慢,做事慢,反應慢,連玩玩具都比人家慢半拍!闭l都知道,現在是快節(jié)奏,搶速度的時代,每天都有鋪天蓋地的工作要完成,看看自家寶寶慢吞吞的樣子,這不是被時代拋棄,就要被時代吞沒了。
“我們家聘婷是個典型的慢郎中,做什么事情都慢,而我呢又是個急性子,女兒的慢動作我要是忍受五分鐘以上,跟電影里慢動作似的,我這個急呀,就不停的催。誰知我這邊是催得厲害,她那邊是我行我素,要么全當沒聽見,要么干脆無理在先,發(fā)一通脾氣。唉,催到最后想想還是我?guī)椭鍪滤懔恕,F在我是大包大攬,明知道不對,但實在是受不了她的慢勁。 ”
聘婷媽媽(上海,記者,女兒三歲半)
相信聘婷媽媽可以成為家長代表,許多媽媽都說,除了催促寶寶,他們都不知道該做些啥。有些極端的家長甚至向我們詢問,是否孩子心理有問題。其實爸爸媽媽若能仔細觀察,會發(fā)現孩子之所以行動磨蹭,一定有其原因,花點心思去追究形成原因,耐心幫助他,大多數慢吞吞的寶寶可以改善。
如何讓寶寶不磨蹭
第一類表現
做任何事都是慢吞吞的,老是跟不上別人的速度,起床、穿衣、穿鞋、收玩具等,總是拖三落四,那怕大人發(fā)脾氣也做不快。
原因
天生如此,這類孩子對事物常常表現出畏縮、害怕、害羞沉默,且不愿意與別人互動。
解決之道
這一類寶寶處事磨蹭,是因為性格使然,所以要想從根源上改變這類寶寶磨蹭的習慣是不現實的。但爸爸媽媽一定要堅持給予寶寶幫助與鼓勵,不要嘲笑寶寶的慢,而是對他的每一點進步予以最大的表場,從而激發(fā)寶寶做事加快速度。
第二類表現
做事并不每件都落后于別的孩子,仔細觀察發(fā)現,這類寶寶通常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或有較大誘惑時做事動作較快,若所做或將做的事是他不情愿的,動作就變得慢吞吞。
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這類寶寶通常在爸媽吩咐做某事時,并沒有集中注意力聽到并隨之去做,或心里想著其他事,做爸媽要求的事情就顯得“漫不經心”,在爸媽眼里這種行為就是“慢吞吞”。
解決之道:可以選擇孩子平時最愛東西,比如最愛玩的游戲、最愛看的動畫片等等,激發(fā)孩子做事的注意力,還可以做一些練習,來培養(yǎng)孩子注意力的持續(xù)時間。盡量不要把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做比較,但可以跟他以前的表現比,也可以跟爸爸媽媽比,這樣處理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2、爸媽指令太多,孩子無從應付:
爸媽有時往往一個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馬上做出響應。然而每個孩子發(fā)展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動作發(fā)展較快,有的是思考方面較快,當孩子的思考動作協調不是很好時,而家長卻又要求嚴格,超出孩子動作能力時,爸媽就會認為孩子慢吞吞,而孩子則會認為他已經很快了。爸爸媽媽和孩子的標準不一樣,常是孩子被認為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解決之道:爸爸媽媽做事也不能急于求成,孩子做事慢并非說改就改,要孩子改掉一種壞毛病,養(yǎng)成一種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通過反復的、多次的練習,才能實現。因此,第一,家長要有耐心、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比人家的差;第二,多給孩子練習的機會,但要視不同情況不同對待,不能操之過急;第三,根據孩子的表現,給予適當的評價;第四,要持之以恒,注意在求快的同時,依然要以做得好為最終標準。
3、缺乏興趣:孩子面對他感興趣的事,動作就很快,沒興趣的事就在那里磨蹭,如今天要去動物園玩,他可以在3分鐘內穿好衣服、襪子,還反過來催大人。如果換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的玩具的話,他就開始慢吞吞,任你喊破嗓子,他的動作還是依然故我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