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孩子長大后,將比我們受到更多來自外貌、物質(zhì)上的壓力。媒體上有太多關(guān)于宣傳會讓孩子渴望擁有不切實際的美貌和財富。所以,我們更加需要幫助孩子建立自我認(rèn)同,坦然接受自己的身體,接受自己的個性、天賦與能力。讓每個孩子從小就意識到自己的獨特之處,使他意識到:我就是我,要做好我自己,增強(qiáng)他的自信心和自我意識。這對促進(jìn)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是非常必要的。
欣賞自己的身體
我們每個人都有對自己的態(tài)度,包括對我們身體的態(tài)度。我們怎么看待自己的長相和用身體能做什么事情,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們的自尊心。
你可以做的:
把孩子的照片放置在家中明顯的地方,或當(dāng)成禮物。
讓孩子從鏡子看自己,并對孩子說:“你有漂亮的黑頭發(fā)”“你又長高了”。也許你的孩子并不漂亮,但一定會有值得欣賞的地方。比如不大但明亮的眼睛、蜜色的皮膚……只有正視自己不完美和缺陷的人才能接納自己,才會真正地建立自信。
玩強(qiáng)調(diào)身體部位的游戲和探索活動。比如讓孩子躺在大紙上,父母幫他描出自己的輪廓,然后進(jìn)行剪貼或涂涂畫畫;大點的孩子也可以給自己畫自畫像。
給孩子制作小冊子,例如:一個小冊子叫做“我能跑”,以“我能跑”作為開始,如“我能快跑”,“我能用腳跟跑”,“我能手在空中揮舞著跑”,并且配上合適的圖畫。
熟悉自己的名字
兒童的名字是自我心理的重要部分。自我感覺并不只依靠身體自我,自己和他人的符號標(biāo)記也很重要。
你可以做的:
和孩子游戲或談話的過程中,經(jīng)常叫到他的名字。
在故事、詩歌或歌曲中,用孩子的名字代替其中人物的名字。
可以一家三口買不同款式的用品,例如牙刷、杯子,特別告訴孩子哪個是他的,并且可以和孩子一起把他的名字寫在東西上。
和孩子一起制作名片。在名片上寫上孩子的興趣、特點等。內(nèi)容也可以用圖畫來代替。
欣賞自己的長處
每個人都愿意相信對自己有利的結(jié)論。如果孩子對自己的內(nèi)在有更多的自信,他們就會更容易接受“內(nèi)在超過外表”的教育。
你可以做的:
教孩子一點技藝。畫畫、唱歌、溜冰、武術(shù)、家務(wù)……不求專業(yè),怡情而已。讓孩子有可以自豪的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