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自己的童年,一邊把準備好的禮品送給家里各人,一邊給奶聲奶氣的侄兒輩們散一些年錢,好讓孩子們能夠按他們的心思買他們想要的東西。而孩子們呢,就在此刻認下自己的親人,感受到一種溫暖和承認。我們小時,那些叔伯們散給我們兩角、三角、八角、一元的年錢,我們心里的歡喜和叔伯們那親切慈愛與關懷的面容還歷歷在目。我和弟妹們私下竊議:他們是我們的親人吧?不然他們?yōu)樯渡⒛赍X給我們?
現(xiàn)在散年錢的情形讓人始終有一種缺憾,金錢、物質的成份多了,感情的成份少了,年錢里缺少了往昔濃濃的情意。我真擔心,如今這些孩子長大后,是否還能記得我們今天的面容?也許只記得錢了。
專家評說2
珍惜我們的民俗――壓歲錢
張亞南(社會學專家)
近些年來,對壓歲錢的批評之聲不絕于耳。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其一,壓歲錢數(shù)量不斷攀升,加重了人們的經濟負擔;其二,孩子們常常不能把壓歲錢用到正道上。其三,壓歲錢有時成為一種變相的送禮、賄賂。這些批評很對,但是,如果因此倡導移風易俗、取消壓歲錢,卻也未必是正確的選擇。
壓歲錢是一種民俗,它能夠在歲月的長河中積淀下來,按照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的分析,一種習俗之所以存在,肯定是因其承擔著某種社會功能。
壓歲錢承擔了什么社會功能?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以家族生活為基本模式的傳統(tǒng)社會里,講究的是"長幼有序",家長們平時都很威嚴。只是到了春節(jié),在喜慶的氛圍里,小輩們給長輩們行磕頭禮,表示對尊長的敬重與祝福,長輩們則發(fā)給小輩們或多或少的壓歲錢,表示對小輩們的關心和愛護。壓歲錢的施與取,像是一出熱熱鬧鬧的戲,既表達了共度佳節(jié)、喜慶熱鬧的意思,也體現(xiàn)了"父慈子孝"、"尊尊親親"的傳統(tǒng)倫理,是對家族血緣關系的確認和對傳統(tǒng)倫理的強調。
壓歲錢的民俗世代留傳,不管是豪門大戶還是平民百姓,家家戶戶都借此民俗長幼同樂,現(xiàn)在有什么理由讓這種民俗消亡呢?每個民族都有如何對待傳統(tǒng)民俗的問題。美國的歷史只有幾百年,所以他們像愛護眼珠一樣愛護自己的歷史傳統(tǒng),如他們最重要的節(jié)日――感恩節(jié)。日本人一年里要過各種各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日本的大多數(shù)孩子都要行隆重的成年禮。這些節(jié)日、禮俗大多數(shù)都是由中國傳過去的,可是在它們的發(fā)源地卻早已不存在了。
傳統(tǒng)民俗中的大多數(shù)都是好的,我們應該珍惜,因為它們代表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悠久歷史,一旦失去,就難于恢復。像北京、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市民多半是外來的移民,所以當?shù)氐睦巷L俗幾乎已經蕩然無存了。在北京,過春節(jié)跟平時沒有兩樣,臘八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很少有人想得起來?梢哉f現(xiàn)代人生活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其豐富而精神生活卻相對貧乏的狀態(tài),很少有什么傳統(tǒng)的、公眾的習俗讓我們產生一種與歷史、與民族文化血脈相聯(lián)的感覺了。傳統(tǒng)風俗、禮儀的喪失,背后潛藏的是傳統(tǒng)的人情、倫理的喪失。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覺察到,我們社會中人和人之間的感情日益淡漠、社會紐帶逐漸松弛。想想看,為什么韓劇會在中國風靡一時?難道不是因為其中濃濃的人情味打動了我們?韓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