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多使用規(guī)范語言,多使用連接詞,既有助于寶寶的語言發(fā)展,又可以培養(yǎng)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于是有些媽媽和寶寶對話,永遠都使用規(guī)范語言:
“因為天氣很好,所以我們去公園好嗎?”
“這幾天你表現很好,但是睡覺還不乖!”
……
只是這么復雜的句子讓1歲半的寶寶聽得一頭霧水,不知道媽媽到底要講什么。
對于寶寶來說,多使用規(guī)范語言,多使用連接詞,固然可以有助于語言發(fā)展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但這并不是絕對的,需要看寶寶的具體年齡,年齡小的寶寶還是適合兒化語言。
寶寶表現
寶寶在1至兩歲時,常常喜歡用單詞或簡單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如“糖糖”、“蛋蛋……要”。細心的爸爸媽媽會發(fā)現,寶寶在這段時期所用的語言,一般只有名詞和動詞。有時候一個詞可以表示多種意思,名詞也會作為動詞來用。這種現象只在寶寶1~2歲時出現,所以又稱“兒化語言”。規(guī)范語言究竟該什么時候出現呢,這還得先看看寶寶的語言發(fā)展過程。
寶寶語言發(fā)展的過程
兒化語言期
•1~1.5歲
寶寶多使用單詞句,且為名詞,如“餅餅”、“凳凳”等。
•1.5~2歲
寶寶多使用簡單句,表現為“名詞+動詞”的形式,如“狗狗跑”、“媽媽抱”等。
這個時期正是寶寶語言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正因為兒化語言的簡單,不必考慮復雜的語法結構,可以看到這個時期的寶寶,詞匯量的學習會猛增。
兩歲又被稱為“口語爆炸期”,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這一時期,每90分鐘,寶寶就學會一個新的詞。
規(guī)范語言萌芽期
寶寶從兩歲開始學習語法結構,即把詞組織成句子的規(guī)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寶寶就是在兩歲以后,開始學習并掌握最基本的語言應用的。在這段時間內,寶寶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
•句子結構從簡單到復雜;
•句子結構從不完整到完整;
•句子長度從短到長。
貼心建議:
1、從寶寶的語言發(fā)展過程來看,在1~2歲的時期,和寶寶的語言發(fā)展相呼應,爸爸媽媽完全也可以用兒化語言,不必急著使用規(guī)范語言。
2、但是寶寶從2歲開始學習用比較復雜的句子表達想法,與此相對應,此時爸爸媽媽就最好使用比較規(guī)范的語言,給予寶寶更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
兒化語言的積極意義
在寶寶1~2歲期間,爸爸媽媽使用兒化語言可以:
•和寶寶處在平等的基礎上,給寶寶一種受尊重的感覺,有利于將來培養(yǎng)寶寶的自信;
•更容易和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