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7:對抗“粗口”記
兒子一向懂禮貌,可有一次他要買玩具我沒同意,他甩出一句臟話“X!”我生氣地質(zhì)問他跟誰學的,他就是不說,我只好努力控制情緒,轉(zhuǎn)移了話題。
回家后,和兒子一起吃紅薯,他有禮貌地說:“謝謝媽媽給我吃紅薯。”我抓住這個時機,首先肯定他是個講禮貌的孩子,然后跟他交流了不能說臟話的原因。誰知兒子卻理直氣壯地說:“可是爸爸和爺爺都講,媽媽也沒有生氣啊。”我這才意識到兒子講粗口的根源,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重要!
我請他當家里的“文明用語監(jiān)督員”,發(fā)現(xiàn)誰講粗口就制止。此后,兒子果然不再講粗口了,在他的監(jiān)督下爺爺和爸爸也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我慶幸自己沒有粗暴的呵斥、生硬地處罰,而是用疏而不堵、柔而不躁的方式,建筑了一條陪伴孩子健康成長的彩虹橋。
專家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