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認識胎教?
目前,人們對胎教的認識還存在許多誤區(qū)。有人根本不相信胎教,認為胎兒根本就不可能接受教育。這是因為,這些人還不了解胎兒的發(fā)育情況,不了解胎兒的能力。我們說5個月的胎兒就已經有能力接受教育了。但這里所說的教育,不同于出生后的教育,主要是對胎兒六感功能的訓練,即皮膚的感覺;鼻子的嗅覺;耳的聽覺;眼的視覺;舌的味覺和軀體的運動覺。
胎教的目的,不是教胎兒唱歌、識字、算算術,而是通過各種適當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進胎兒各種感覺功能的發(fā)育成熟,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即感覺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這樣來理解胎教,您是不是認為胎兒有能力接受呢?還有一些人認為,經過胎教的孩子,也不一定個個都是神童。是的,似乎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我們提倡胎教,并不是因為胎教可以培養(yǎng)神童,而是因為胎教可以盡可能早地發(fā)掘個體的素質潛能,讓每一個胎兒的先天遺傳素質獲得最優(yōu)秀的發(fā)揮。如果把胎教和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我們相信,今后人類的智能會更加優(yōu)秀,會有更多的孩子,達到目前人們所謂神童的程度。
也許有人會說,以前并沒有搞胎教,不也照樣有科學家和偉人嗎?科學不是也在不斷進步嗎?是的,但要知道,許多事實證明,科學家和偉人的成長過程中,都包含著沒有被當時人們所意識到的胎教與早教因素。如果人類能更早一些認識胎教的重要性,世界的科學水平會比現在更先進。
讓胎寶寶開心的16種方法 到出生以前,胎兒將在媽媽的子宮中度過大約280天的時間。這段時間里,胎兒和媽媽可以說是心心相通,胎兒從媽媽那里受到的影響遠遠超過媽媽的想象。他不僅每天通過臍帶從媽媽那里獲得營養(yǎng)和氧氣,健康成長,還能夠準確地感受到媽媽的心理變化.
飲食、睡眠、運動,要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放松心情。如果總是處于緊張和疲勞的狀態(tài),那么胎兒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那么,準媽媽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放松呢?
1、大聲唱喜歡的歌
唱歌會使整個人放松。哼歌或是到卡拉OK唱歌都能改善心情,消除緊張。媽媽放松,寶寶自然會樂得自在了。
2、一二三,齊步走
散步是最能讓人放松的運動。在天氣好,空氣清新的時候散步不只是一種享受,還能讓肚里的寶寶享受太陽浴和輕微震蕩帶來的按摩效果,他會和你一樣心情愉快的!
3、找件自己喜歡做的事
懷孕期間要經常投自己所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也是最好的放松方式。練習書法、繡十字繡,哪怕是玩游戲,只要不讓自己過于勞累,任何讓自己高興的事都可以。媽媽心情愉悅,通過胎盤和臍帶輸送給胎兒的血液和氧氣就會格外地充足,寶寶也會感應得到。
4、待在人群里
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保持工作的狀態(tài),待在人群里,與人交流有助于把對懷孕這件事的注意力轉移到工作上,消除緊張情緒。
5、給肚里的寶寶讀書
和胎兒的交流非常有趣,唱唱歌、說說話、讀讀圖畫書等。按照發(fā)音順序一個字一個字地讀給他聽,把又有文字又有圖畫的頁面指給ta看,跟肚里的寶寶進行交流。媽媽的聲音給肚里寶寶帶來的聲音刺激能使胎兒心情舒暢。
6、聽著舒心的音樂入眠
午睡的時候聽點輕柔的音樂能讓心情更加舒暢。這樣休息40~60分鐘體力就能夠得到恢復。有音樂不僅心情會變好,而且也能夠讓準媽媽心緒平靜,好好睡一覺。
你的食物是胎兒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和能量來源,要慎重選擇!
準媽媽的食物和營養(yǎng)是胎兒的生命之源,不良的飲食習慣和錯誤的選擇都會讓胎兒受到影響,因此,掌握正確的飲食方面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7、有規(guī)律地進食,少食多餐
規(guī)律的飲食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準媽媽要盡量選擇新鮮的食物,各種食物的搭配也應該豐富一點。任何時候,也不要喜歡吃什么就狂吃一頓,不喜歡吃的時候,一點都不吃。少食多餐,不僅可以保證能量的均衡攝入,更好地控制體重,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準媽媽保證血糖的平穩(wěn)。
8、細細咀嚼很重要
營養(yǎng)均衡的飲食還要吸收好才行,細細咀嚼是提高吸收率最好的方法。一口食物至少應該在嘴里咀嚼20下再吞咽,這樣不僅有利于消化,而且還是控制體重的好辦法。
9、依靠食物纖維和乳酸菌防止便秘
食物纖維、乳酸菌和水分能夠有效防止便秘。把話梅和無花果混到酸奶中食用也能有效預防便秘。對于準媽媽容易缺乏的鈣和鐵,可以通過喝牛奶、吃小魚、加鈣的面粉、牛肉等補充。
10、咖啡因不只在咖啡里才有
咖啡、紅茶、可樂中都含有咖啡因,因此,如果你非常想喝,最好只喝一點點,感受一下香氣就可以了。如果沒辦法戒掉咖啡。教你個小竅門,用熱的純牛奶沖咖啡,而且每次都提高牛奶的比例,例如按照9比1的比例沖咖啡。直到最后只喝純牛奶為止。如果有剩下的咖啡豆可以放入容器中,當做除味劑,那種香味也能消除緊張。
11、多喝白開水,少喝飲料
懷孕后血流量和新陳代謝增加,準媽媽應該多喝些水,否則,沒有足夠的血液攜帶氧氣和養(yǎng)分供給胎兒。最好不要用含糖的飲料和果汁代替正常的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