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孩子對時間的認識逐漸向更長、更短的時間段擴展。他們能認識前天、后天的含義,還能具有“星期”的概念,知道一個星期有七天,分別是從星期一到星期天。對時鐘上的時間也有了較好的認識,而且能學習看整點和半點,另外對時間的周期性也有了初步的認識。
但是,由于時間概念具有流動性、不可逆性、周期性和抽象性的特點,比如,今天過去了就再不會有第二個今天,今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明年又有春夏秋冬四季等,加之孩子對時間的認識本身就具有主觀性、含糊性、易受實際生活的影響,所以,家長在教5-6歲孩子認識時間時,可以從這樣幾方面進行:
1、幫助孩子學習并理解表示時間的詞匯。如表示時間段的詞:上午、中午、下午;表示時間先后關系的詞:先、后、然后、最后;表示一些不確定時間的詞:從前、有一天、有時;表示時態(tài)的詞:已經、正在、將來等,在日常生活中,在和孩子講故事、交談時,有意識地教孩子認識、理解并正確運用這些表示時間的詞匯,有助于他們正確地理解時間概念和時間關系。
2、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關注時間,滲透時間概念。比如,利用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機,和孩子一起看看幼兒園一周的食譜,說說從周一到周五的菜肴,結合一些重大節(jié)日的“倒計時”活動,幫助孩子理解將來的時間。這些都需要家長做有心人,善于抓住多種機會自然進行。
3、教孩子認識鐘表,學會看整點和半點。通過和孩子一起利用廢舊材料設計制作鐘表,通過和孩子一起玩“撥鐘點”、“時間接龍”、“現(xiàn)在幾點鐘?”的游戲,讓孩子了解時鐘鐘面的主要結構,區(qū)分時針、分針并知道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4、有意識地向孩子提出完成任務的時間要求,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比如,晚飯前你可以提醒你的孩子,趕快收拾玩具,再過10分鐘我們吃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就感到“10分鐘”是什么含義。早晨起床和孩子一起比賽穿衣服,讓孩子體會做事的快慢,進而體會時間的快慢,養(yǎng)成惜時的好習慣。
總之,生活經驗是孩子感知和理解時間概念的基礎。孩子對時間概念的理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對時間關系的經驗和體驗逐漸發(fā)展起來的。
幾何與空間
82.5-6歲兒童可以學習哪些有關幾何形體與空間的知識?
這一階段的孩子對幾何形體的認識不僅在范圍上有所擴展,而且在抽象水平上也有所提高。5—6歲的孩子開始認識幾何圖形之間較復雜的關系,圖形之間關系不僅表現(xiàn)為一個圖形可以由幾個同樣的其他圖形組成,還可以由幾個不同的圖形組合而成。如長方形可以由4個小長方形或4個三角形拼合而成,也可以由1個梯形和2個三角形或1個正方形和4個三角形合成等等,此外,這一階段發(fā)展較好的孩子還可以在一定抽象水平上來概括和理解圖形之間的關系。如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和菱形、平行四邊形等,可以概括為四邊形,因為他們都有4條邊,4個角。5—6歲的孩子開始認識一些立體圖形,包括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能正確命名,并能說出它們的基本特征。如正方體有6個面,6個面一樣大,并且都是正方形,把它放在桌面上,不管怎樣放,都不能滾動;長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并且相對的兩個面相等;球體從任一方向看上去都是圓的,并且可以任意滾動;圓柱體的上下兩個面是一樣大的圓形,中間上下一樣粗,把它平放在一個平面上,會前后滾動,像一根柱子。在接觸了立體圖形以后,知道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區(qū)別,平面圖形只有長短、寬窄,幾何體有長短、寬窄和高低(厚薄)。這一階段的孩子會將一個實物分為相等的2份或4份,知道分后的每一份后比原來的實物小,2份或4份合起來仍是原來的實物。
關于空間方位,5—6歲的孩子已能完全辨別上下、前后方位,在此基礎上開始認識左右,先能區(qū)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以自身為中心來辨別物體與自身的左右關系,然后逐漸過渡到以客體為中心來辨別客體與客體的左右關系,如電視機左邊的椅子,書桌右邊的那幅畫。這一階段的孩子開始學習按指示向左向右運動。然而,左右方位關系相當復雜,特別是以客體為中心辨別左右關系對孩子來說,尤為困難,不易掌握。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次重復使用左右方位概念,而不要經常使用模糊的概念,如“把你旁邊的籃子拿過來”,應改為“把你左邊的籃子拿過來”。重復使用有助于孩子掌握方位概念。
83.為什么別的孩子能認識菱形、平行四邊形,我的孩子卻學不會?
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并不奇怪。至于為什么有的孩子能認識菱形和平行四邊形,你的孩子卻不能呢?我想,有兩點值得考慮:
其一,孩子學習幾何形體的能力存在個體差異。如上所述,我們介紹的是某一年齡階段孩子發(fā)展的一般水平,在同一階段不同的孩子發(fā)展的水平也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孩子會發(fā)展得快一些,有的孩子會相對慢一些,對于發(fā)展快的孩子,除了讓他掌握這一階段大多數(shù)孩子所應掌握的圖形以外,還能認識一些其他的幾何圖形,如菱形、平行四邊形等,對于發(fā)展稍慢一些的孩子,可以讓他在能力許可范圍內認識有限的圖形,還有一些孩子甚至不能掌握那些一般孩子都可以掌握的圖形。孩子學習幾何形體能力存在的客觀差異性決定了認識內容多少的差異性,也決定了主觀努力的有限性,因此,千萬不要強迫他,指責他,這樣會讓孩子失去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從心理上抵制數(shù)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