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游戲是幼兒學習的最基本的形式,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把游戲還給孩子!
關(guān)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游戲;
2014年12月,我有幸參加了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的培訓學習,在一次組織幼兒園園長教師的討論會上,學員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很多地區(qū)沒有懂專業(yè)的領(lǐng)導管理學前教育,有的幼兒園是為了迎合家長望子成龍的想法,有的是幼兒園教師不懂得幼兒教育的方式方法,便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向幼兒"灌輸"知識,不是組織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而是要求孩子會寫字,學習拼音,做算術(shù),給孩子留作業(yè),幼兒園做不完,回家還要做;這種"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偏離了正確的辦園方向,對幼兒健康成長帶來了很大危害。
幼兒天性是愛游戲的,陳鶴琴說:幼兒園應該以自然和社會為中心組成課程。大自然、大社會就是我們的活教材。陶行知也說過:"兒童的生活就是兒童的教育,兒童的生活進程就是幼稚園的課程。""全部的課程就是生活。" 專家指出:幼兒在成人意義上的"玩",其實都是在學習。游戲是幼兒學習的最基本的形式,這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因此,幼兒園作為專門的幼兒教育機構(gòu)更應該順應幼兒的天性,一切活動都應該在游戲中進行。否則,就是違背了幼兒教育規(guī)律。而小學化了的幼兒教育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只是單調(diào)的讓孩子寫字、算數(shù),剝奪幼兒游戲的機會,泯滅了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實質(zhì)上,小學化的幼兒教育方式是使幼兒失去了學習、創(chuàng)造、和探索的機會,天才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其實不僅是幼兒園要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現(xiàn)在中小學進行的素質(zhì)教育,校本課程和微課程等,都體現(xiàn)了讓學生們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中,在游戲情景中快樂地去學習。
我們可以從以下案例中了解到游戲到底給孩子帶來什么!
德國著名幼兒運動學專家、早期兒童教育與發(fā)展研究社社長齊默爾教授考察了安吉幼兒園后,稱安吉的幼兒園是她見過的世界上最好的幼兒園。"安吉是中國的瑞吉歐。"傳說的最好的幼兒園--浙江安吉,黃浦江之源,曾獲聯(lián)合國最佳人居獎;而在學前教育界,安吉以游戲聞名。安吉幼教人實踐的幼兒游戲方案已經(jīng)深入每個鄉(xiāng)鎮(zhèn)、每所園所、每戶家庭。"安吉游戲",已經(jīng)成為安吉學前教育的一個代名詞。從2012年開始,國內(nèi)外慕名而來的幼教工作者不計其數(shù)。"把孩子們放出來做游戲,孩子才能自己做主,他們一開始會茫然無措,那是因為他們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他們進行探究的時候會碰壁、會吃虧,但孩子就是在感悟了之后才會知道。未完,請點擊下載完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