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培養(yǎng)行為自主的能力由于獨生子女是長輩的掌上明珠,所以家里中任何事情都不讓孩子參與,不重視幼兒的勞動習慣培養(yǎng)使孩子缺乏鍛煉,也從而養(yǎng)成了幼兒嬌氣的壞習氣,大一點之后養(yǎng)成懶惰的壞習慣。在孩子幼兒期家長不管有多忙,都應該經常性的帶著孩子出去,讓孩子同外面的世界相接觸。比如在一個廣場中,就應該讓孩子自己行走,自己發(fā)現(xiàn)新生的感興趣的事物,同時在起和其他小朋友相處,在不存在安全問題的情況下,盡量不干預孩子做事。在孩子做出危險的舉動時候,對于可能拿東西扔其他小孩子的一些行為時,父母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且嚴厲的制止,在制止的同時給他說明為什么不能這么做的原因。讓孩子從小懂得和睦相處、相互平等對待,學會與其他孩子共同做事情收獲到快樂,從小建立起友誼。
3.家園相結合培養(yǎng)幼兒《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知識,共同負擔教育幼兒的任務。 "園內老師要在幼兒行為習慣培養(yǎng)方面與家長達成共識,端正家長的態(tài)度。幼兒園與家長要相互交流幼兒的發(fā)展狀況,不要只報喜不報憂,讓雙方都能夠完全了解幼兒,對于孩子的長處要共同進行引導使其發(fā)展。對于孩子的壞習慣,家長積極配合老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要與幼兒園同步進行,不要在幼兒園進行改正在家又養(yǎng)成,這樣反反復復最終誤了孩子。正確教育和指導孩子,從而形成有利的條件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互促進,鞏固教育的勞動成果,讓幼兒丟棄壞習慣,使其向積極的有利于孩子健康方面的發(fā)展。
4.對孩子進行合理的鼓勵、表揚和懲罰前段時間到我哥家去,就聽到他孩子的奶奶說這么一段話。孩子在讀幼兒園,今天孩子向他們說沒有得到大紅花,因為他上課亂跑動,所以老師沒有給他發(fā)大紅花。這就可見在小孩子心中一朵大紅花的重要性。這朵花表示著老師對孩子表現(xiàn)的肯定,所以看見別人能夠得到自己得不到,會有一種小小的失落感。這就表現(xiàn)出我們對孩子的一言一行要去留意,細心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給與及時的鼓勵,表現(xiàn)優(yōu)異時就及時進行表揚。同時對于不好的習慣要對其進行合理的引導。用其他小孩子,進行對他不同的鼓勵和表揚,讓他自己去發(fā)現(xiàn)他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從而加以改正。讓他能夠打心里面去喜歡老師,聽老師的話,從而慢慢的改掉不良行為習慣。如:在中班,班里有一個非常聰明的小男孩,他很愛動,每次活動時,他都是到處亂跑,批評教育對他一點效果也沒有。但是有一次中午午睡起來之后,許多孩子都出去了,有一個小朋友沒走,他看到我在整理床鋪,于是他跟著我整理其他小朋友的被子和枕頭,干的像模像樣的。我心想這個孩子還是挺能干的,于是表揚他。結果由于我的肯定,在今后的日子里,他慢慢的開始有了變化,表現(xiàn)得聽話了,上課能認真和大家一同游戲一同學習。但每個班都有那么幾個調皮搗蛋的孩子,總是那么讓老師頭疼。現(xiàn)在的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既不能打又不能罵,老師全靠表揚和獎勵那是不行的,你越表揚他,他反而越調皮。對于這樣的幼兒,老師還是要給與適當?shù)膽土P。如:小朋友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耍玩具時,有個小朋友在那搶別人的玩具或打擾別人時,老師可以讓他一個人坐到一邊去,不讓他玩玩具,這也是一種懲罰。所以作為一個幼兒教師,因把握好時機,使孩子積極地接受教育,是使孩子改變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因素。
對于有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家長習慣性的用成人的眼光去對待孩子的行為,大多數(shù)的家長認為都是一些小事情可有可無的,沒有什么事是值得表揚的。其實,這些事情對于幾歲的的孩子做好一些"簡單"的事已經非常的不容易,而一個好的習慣和優(yōu)秀的的成績也是由這些"簡單"的事情所累積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形成一個孩子良好的習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父母就要熱情的地給予他們表揚和鼓勵,年齡越小表揚就因越多,隨年齡的增長逐漸提高表揚的標準。
結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一個陌生到熟練在到自由化的積累的形成過程,由于孩子還小所以要完成這個過程是必須反復訓練的,需要一步一步的實行。
聽過家長如此抱怨嗎,"批評過你,又忘了,沒長記性!"這樣說倒的確是歪打正著,事過就忘、哭過就笑正是學前兒童的特點。大家都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行為的形成非一日之果,自然不可能在段時間間得到矯正。因此在一段時間內應先針對最不能忍受的不良行為進行矯正,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不好的行為習慣。不要老是罵孩子,這樣會導致孩子會無所適從的。
糾正孩子不良習慣不是一早一晚就能夠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及家中各個成員的相互配合,這樣孩子才能夠養(yǎng)成一個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1] 李向紅.成就孩子一生的好習慣 .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6.
[2] 毛曙陽.理解兒童的行為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
[3] 余非魚.行為習慣養(yǎng)成書 .北京:測繪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