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教育故事我的家庭教育故事我的家庭教育故事我的家庭教育故事 下面是我通過家庭教育得到的一些感想。 1、積極營建和諧幸福的家庭環(huán)境。 要想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首先要營造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氛圍。我作為兒媳,這么多年以來一直把公婆當做自己的父母對待,從未紅過臉,噓寒問暖,和睦相處。這一切也會影響到兒子,所以他從小也知道尊老愛幼,有時候還像小大人似地關心長輩。 2、從小事做起,鍛煉孩子的意志。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將來要融入社會,要獨擋一面,因此我認為素質教育中孩子的自理能力也相當重要。從兒子很小起,我就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臉、刷牙、洗腳每晚必須要做的,適當地干點掃地、倒垃圾的家務勞動,現(xiàn)在已經學會了簡單的做飯,所以上學以后整理書包這類小事我從沒有操過心。我覺得做父母的不要讓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生活,適當的讓他吃點苦,做點事,會大有裨益的。 3、和孩子做知心朋友 我一貫主張要教孩子成才先成人,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對兒子的整體把握是注重情商的培養(yǎng),充分尊重和理解,做孩子的朋友。兒子因為不熟悉而拒絕和別人玩耍,我就鼓勵他和別人一起玩,你就能體會到很多快樂,學到你所不具備的見識,"學人之長,補己之短"等。有時兒子悶悶不樂,我就耐心引導:有什么事情就告訴媽媽,媽媽是最關心你、疼愛你的人,是你永遠的朋友。就這樣,兒子慢慢敞開心扉吐露了心事。所以,要走進孩子心靈,做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4、分數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 能否正確對待孩子成長中的挫折和失敗,也是衡量父母自身教育素質高低的一個尺度。孩子自上一年級起,學習還跟得上。即使平時嚴格要求孩子,但是我始終堅持一個觀點:我只要求你把你該學的掌握好,至于分數那是次要的,因為你所學的全部掌握了,成績自然就上來了。但是前提是你要認真學,要細心。所以遇到不滿意的成績,我并不抱怨他,而是同孩子仔細分析失分的原因,從哪里跌倒從哪里爬起來。 4, 對孩子施以正面教育,鼓勵教育。 對于孩子的每一點成績、進步,我都適當進行語言鼓勵……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兒子成熟長大了不少,還能獨立做不少事,更重要的是做事比以前有信心多了。 我期望能盡力配合學校、老師的教育把他培養(yǎng)成一個讓身心都得到健康發(fā)展的具有堅強的毅力,有愛心的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