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重視過程指導,提高幼兒的交往技能。
我們在游戲中發(fā)現,幼兒是很樂意和人交往,只是缺乏交往能力、技巧,不能正確的選擇交往方式,因而常常事與愿違,達不到交流的目的。如有的為了玩具和小朋友大打出手,或隨意推推拉拉,甚至互不相讓,傷害同伴。這就要求我們教會幼兒掌握和運用良好的交往技能,提高交往能力,促進文明禮儀。為此,在活動室里,我們設立了我型我秀美發(fā)屋、美食一條街、糖果超市等活動區(qū)域,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時逐漸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學習不同角色間的交往方式。
1、以身作則,潛移默化。愛模仿是幼兒的特點,是幼兒禮儀行為養(yǎng)成教育的另一種學習方法,這種隱性的教育是一種"威力"無比的教育。我們在教育幼兒時往往采用說教的方式但是效果不佳。因為說一次、兩次可能見效,但是次數多了就不起作用了,所以教師樹立榜樣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吧!如在游戲中,要引導幼兒處理好許多角色間的交往關系:"營業(yè)員"和"顧客","醫(yī)生"和"病人"的交往等。協(xié)商分配角色后,讓幼兒各自用語言和動作表達擔任角色的做法,教師給予補充、指導;游戲中,教師言傳身教,如當娃娃家出現爭執(zhí)時,教師以客人的身份進行調節(jié)、提出合理的建議,有利于游戲的順利進行,幼兒也容易接受。對于一些文明禮貌用語,我們要經常提醒幼兒不要忘記。如在超市里我們經常引導售貨員要禮貌待客,說禮貌用語:"請問你要買什么?""歡迎光臨,需要幫忙嗎?""請隨意挑選合適的東西!""再見,歡迎下次再來!"……銀行職員也要會熱情地問:"請問要領多少錢?""請拿好你的錢!"一學期來,孩子們在老師的指揮下,想出了多種的禮貌語言,在不同角色中發(fā)揮著各自的才能,叫賣聲聲,讓人覺得人情味很濃。盡管他們的話語不太連貫,不夠清楚,但他們的思想是純真的,他們的語言是友好的,態(tài)度更是和氣的。
其次還可以在幼兒中樹立榜樣,促進幼兒間的友好交往。通過樹立榜樣幼兒可以產生競爭意識,這將是幼兒禮儀培養(yǎng)的重要有效手段。例如:我表揚朵朵小朋友早晨見到老師聲音特別宏亮的問老師好,還主動和小朋友打招呼,大家給她鼓鼓掌。第二天就會有很多小朋友向她學習和老師、小朋友打招呼。所以每當游戲中發(fā)現幼兒有好的交往行為時我就會特地表揚,以以此為榜樣。
2、移情教育,隱性滲透。
角色游戲是培養(yǎng)幼兒自己承擔社會角色和遵守社會角色規(guī)范的一種自我教育活動,是幼兒習得交往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換位思考是人際關系智能結構中的核心要素。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禮儀,學會與人和諧相處、與人交往合作,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幼兒想象自己處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及活動的能力,這就是移情。如游戲中,有些幼兒不顧別人的需要,隨手去拿同伴的游戲材料,出現爭吵、哭鬧、告狀等現象。教師發(fā)現后,耐心地引導其觀察他人的需要。通過有針對性的引導,幼兒能使自己置身于情境中,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體驗到他人正體驗的或設想他人正體驗的情緒和情感,并由這種發(fā)自內心的情感轉化而帶來積極的行動變化,從而形成良好的交往技能。
3、因材施教,拓展技巧角色游戲中對幼兒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一定要因材施教,特別要注重根據本班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在游戲中性格怯懦,不善交往的幼兒,以培養(yǎng)勇敢品質為主;對待在游戲中霸道、強橫的幼兒,以培養(yǎng)寬容、和諧與人為善的個性為主;在游戲中貪占他人游戲玩具、物品的幼兒以培養(yǎng)誠實品質為主;對待逆反個性較強的幼兒,采取綜合訓練方式,對其進行不良個性的矯正訓練為主等等。
總之,角色游戲是促進幼兒交往的有效形式,它對幼兒交往意識的形成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幼兒每時每刻都處于交往中,他們在交往中的表現千姿百態(tài),幼兒園除了在游戲活動中實施交往禮儀教育外,還可以滲透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良好的交往禮儀行為的養(yǎng)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項長期的持續(xù)性的工作,在這個實踐與鞏固的過程中更多地需要老師、家長的關注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