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以往科學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想讓孩子知道"這是什么""那是為什么"而采用簡單化的方法,向幼兒灌輸知識,試圖讓幼兒記住一些甚至超越他們理解能力的知識,而忽略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科學的特點,結果當然就不盡如人意了。因此在科學活動中,幼兒真正親歷探索過程是非常的重要,比如:中班科學活動《種子的成長》,怎樣讓孩子更感興趣,更能掌握扎實的知識及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呢?
活動:教師在上課前,提前準備好關于種子成長后的課件,目的想引起孩子們的興趣;顒娱_始,教師先播放課件。讓他們觀看漂亮的植物,為接下來的探索埋下伏筆。接著出示種子,請能力強的孩子來負責,做好觀察記錄,這樣一節(jié)課就結束了。
四、善于啟發(fā)引導--讓幼兒體驗探索成功的樂趣。
《綱要》中指出,在科學活動中,教師應隨時關注幼兒的活動,敏感地覺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shù)姆绞綉穑纬珊献魈骄渴降膸熒。當然通過"游戲與其他課程的整合",幼兒能將在主題活動和領域活動中獲得的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印象融入游戲中,使得游戲內(nèi)容深入透徹,豐富多彩。由于幼兒年齡小,他們有時雖然發(fā)現(xiàn)了問題但因為能力有限,無法獨立解決而放棄了探索,這時就需要教師正確的啟發(fā)和耐心的引導,從而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如活動《尋找聲音》孩子們通過敲敲打打,尋找聲音的來源,幫助孩子了解,敲擊物體會產(chǎn)生聲音。敲一敲,打一打,聽聽小鼓、鈴鐺、三角架……,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聽聲辯位:閉上小眼睛,找一找聲音從哪里發(fā)出來的……輕和響:搖一搖,聽一聽,原來放大豆子的瓶子聲音響,豆子小的瓶子聲音輕。生動有趣的活動,不僅充分的調(diào)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更讓孩子在探索中學會了許多的知識,知道了耳朵可以聽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可以辨別聲音的輕響……。在這次活動中,教師并不是單純的給予孩子關于感知的現(xiàn)成知識,而是讓孩子在感官的運用過程中獲得真切具體的體驗與感受,主動建構有關感知的世界。在活動中體驗了成功的樂趣,使孩子們真正進入到了"樂學"的境界,從而激發(fā)探索欲望。
科學教育的內(nèi)容是多方面的,實施科學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僅要教給幼兒科學的知識,重要的是讓幼兒掌握學科學的方法?茖W活動就幼兒而言,探索的本身比通過探索獲得的知識更為重要。通過科學教學活動不僅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增強幼兒的理解能力從而使知識的掌握融會貫通。因此教師要作好幼兒學科學的引路人,引導幼兒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去學習。
參考資料:
1、《幼兒教育》雜志 2002年第6期、2001年第8期
2、《早期教育》雜志 2006年第八期
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