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課程的“新”如何真正地體現出來。
1、首先必須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知道新課程標準與以往教學大綱的區(qū)別。
以往教學大綱突出了知識的主體地位,它主要是對教師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新課程標準在以往教學法大綱的基礎了,突出了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在課程學習中“人”的作用,尤其上學生的作用,還注重教學法的指導。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認真地研究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白新課程“新”在什么地方,才能體現“新”字。
2、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得到真正的體現。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是我們現代教師的共識。如何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呢?這里應該注意不要走入兩個極端,一個不敢放手,一個是完全放手。我想在課堂上要注意這樣幾點:(1)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信心;(2)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3)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好的學習方法;(4)要正確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過分夸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師應該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班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習慣的發(fā)展層次,以便自己靈活地制定教學計劃。有一個數學教師做得很好,他在教學五年級數學《帶有中括號的計算式題》時,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沒有問題的,他就讓學生自己看書,總結計算的法則。學生也是很快就總結出來了,做得也很好,他又講了一些注意點,完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在評課時,有一些教師說:“他這樣上課太簡單了,怎么不讓學生多做一些題目。學生已經會做了,還多話做什么?”乍聽,真有道理,教師做了什么,就是讓學生看書總結?墒牵阆胍幌,教師如果告訴學生法則,那學生就會立刻會做這樣的題目,但是絕不會有成功的體驗,自信心也得不到培養(yǎng);教師如果不加以點撥,那學生就只能在表面上對知識會應用,那就只能說是模仿,還稱不上是真正地掌握知識。
3、教學中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要重視人的作用。
有一句話說得好:“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的教學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運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是現代教學的一個趨勢,但永遠不會成為唯一的手段,永遠不會替代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我們設計的教學課件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但課件卻不應成為左右課堂進程的主要因素,人才應該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過分依賴課件,就會造成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人模式化,不利于不同的學生的不同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在于它存在各種各樣的矛盾,如果都是一個模具“造”出來的,那還有什么矛盾,還怎么促進學生進步?教學中,教學手段的運用應該是多變的,是根據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情境而設計的。因此,我想在一節(jié)課中,如果自始至終都采用多媒體,那就不能稱是一節(jié)好課,至少說沒有把人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上,忽視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思維是多變的。在葉圣陶、斯霞老師搞教育事業(yè)的年代,沒有什么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他們不也成為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了嗎?于永正老師在他的教學中有時使用的教學輔助工具很少,但是卻總能在教學上取得巨大成功。所以,教學上是否成功,關鍵在于我們用什么合適的方法,而不是我們用了多少方法。
4、教學不要過于形式化,要注意教學的內容。
在教學中,有時我們老是想著如何體現新課程標準,用什么手段去體現,往往就沒有注意到教學活動的目的是使我們學生能全面發(fā)展。只要能讓我們的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就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課,就是好課。
在許多課上,正是由于我們教師想得太多,因此使教學活動變得只有形式而沒有了真正的內容,就像是一套好看的衣服,卻沒有一個相稱的身材人去穿它,那么衣服的美又如何體現呢?衣服,我們知道只要穿得得體就會很好看。同樣,我們教學模式不管是什么樣子的,只要能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就是一個好的教學方法,就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想的是如何使學生得到更大的發(fā)展或進步,而不是去考慮用什么方法去體現新課程標準。好課說是充滿人性的課,說是讓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的課。
總之,一句話,只有在教學中體現“人”的主體地位,才是新課程標準的“新”的真正內涵。學生是多變的,我們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加強學習,才能不斷地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不斷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真正體現新課程標準的“新”。
我要評論《談新課程標準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