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樂于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但對孩子們來講,要做到這些是多么不容易,他們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有時表現(xiàn)得非常無助,而幼兒期又是幼兒個性傾向開始萌芽的時期,而這時老師應多注意幼兒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以便能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給于孩子正確的引導。橋橋是個奇怪的孩子,在家中他能說會道,在幼兒園他膽小、害羞,金口難開。橋橋的媽媽來園接他時常開玩笑說:“我們橋橋在幼兒園是個小啞巴。”在這種心理的暗示下,使得橋橋開口更為艱難。在我們的引導下,媽媽來接時已改口說:“我們橋橋的聲音真好聽,在家我們橋橋的小嘴巴很會講。”一次次的鼓勵、幫助下,橋橋已能主動向老師問好了。只是每次請他上臺表演節(jié)目時,總見他欲言又止,露出求助的眼神,一臉尷尬。為了使他能徹底戰(zhàn)勝自我,我們經常組織小朋友上臺表演節(jié)目,并有意鼓勵橋橋上臺,開始時老師請其他小朋友與她一起表演節(jié)目,慢慢過渡到老師適當幫助,再到單獨表演,F(xiàn)在的橋橋活潑開朗很多,有時還會主動與老師搭話。這一年橋橋是轉折較大的一年。
安棋是班內年齡較小的幼兒,調皮的她每次遇到困難,總哭喪著臉求助老師,嘴里還會不停地說:“老師我不會,幫幫我”對于自信不足、依賴性強的她,我一般不直接幫她解決問題,而是讓她了解,其實事情并不難,安撫她緊張、懼怕的消極情緒,然后鼓勵她自己試一試,及時給予贊賞,使她對自己逐漸充滿信心。
以往,我總感到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比較困難。其實,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虛幻不可捉摸的東西,而是十分實在的可以隨時隨地實現(xiàn)的。在幼兒園我們應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多理解孩子的感受,調節(jié)好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給予孩子適當?shù)男睦硪龑,這樣對于孩子的終身發(fā)展才會有更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