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感到很焦慮!
“博士,我們好像聽不太懂了!笨死锼沟倌鹊陌职痔寡缘馈
“我先說說應(yīng)該怎么認識克里斯蒂娜在課堂上的錯誤行為。當莫耶女士糾正克里斯蒂娜在課堂上被叫到前就回答問題時,她始終沒有改正錯誤。我們是不是都認可這一點?”
他們?nèi)硕键c頭同意。
我繼續(xù)說下去:“那么我們可以推斷,克里斯蒂娜非?粗剡@個行為——叫到之前就大聲說出答案——因為這樣做可以達到一個目的。即使她知道這么做會引起麻煩,但她認為這個結(jié)果是值得的。我給你們?nèi)颂醾問題,繼續(xù)在課堂上犯這種錯誤會給克里斯蒂娜帶來什么回報或稱為好處呢?”
克里斯蒂娜的媽媽首先說:“她想讓莫耶女士,還有她爸爸和我相信她是聰明的,相信她在學(xué)校很努力!
“對啦!”我評論道,“很好。更重要的是,她是極力想把她與她哥哥區(qū)分開來,這樣的話,她就不會步哥哥的后塵了。此外,在更深的潛意識中,克里斯蒂娜可能也在極力證實自己是聰明的,因此不會被帶離她所熟悉的學(xué)校環(huán)境。”
“那么,你說怎么辦呢?”克里斯蒂娜的爸爸一臉困惑的問道。
“我的建議是,我們應(yīng)該承認克里斯蒂娜的做法出于一個合乎情理的需求。她甚至冒著在課堂上惹禍的風險,因為她看到她犯這個錯誤值得冒這個風險!
莫耶女士第一次說了話:“你剛才提到好處。那么你認為克里斯蒂娜最后的目的是什么呢?”
“其實她的目的并不和我們的有任何不同。我們想要安全感,隸屬感,想受到重視。如果克里斯蒂娜靜靜地坐在座位上,她會感到不安全,因為她認為她哥哥就是這樣被轉(zhuǎn)學(xué)的。她覺得沒有安全感,通過她哥哥的轉(zhuǎn)學(xué),她感到學(xué)校是個不確定的地方。所以,她要在學(xué)校找到被人重視的感覺(我能回答問題,所以我是聰明的),希望有足夠的隸屬感!
克里斯蒂娜的媽媽想了想說:“我完全理解你的話,我認為你說的對。但是我們?nèi)绾胃淖兯腻e誤行為,讓她在課堂上能夠舉手回答問題呢?”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我說道,“但是我們第一步是要理解她犯錯誤只是這個實質(zhì)問題的一個表象。那就是克里斯蒂娜在課堂上隨便回答問題。這個表象告訴我們,她在學(xué)校覺得不安全,她認為表現(xiàn)出聰明和參與就能獲得安全感。所以,要考慮的問題是,我們怎樣做才能使克里斯蒂娜在學(xué)校感到更安全?一旦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個表象基本就會自然消失。”
克里斯蒂娜的爸爸顯得有點不耐煩地說道:“那么我們下一步應(yīng)該……”
“對于你們,包括莫耶女士來說,下一步要制定一個明確的計劃,和克里斯蒂娜談?wù)勊诎嗬锸前踩模龑儆谶@個學(xué)校,她的老師、同學(xué)和你們倆都很重視她!
于是,我們制定了一個計劃:克里斯蒂娜的媽媽每周用一個下午到班里去幫幫忙。這么做是為了讓克里斯蒂娜感到她的家庭在她的學(xué)校和班里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從而使她擁有更多的隸屬感。
此外,莫耶女士分配給克里斯蒂娜一個非常重要的職務(wù)——家庭作業(yè)班長,以此讓克里斯蒂娜感到自己的重要性。我想,這是個會讓人感到興奮,又不至于讓人不可一世的頭銜。雖然提供給克里斯蒂娜的僅僅是表面上的重視感和隸屬感,但是她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搶答問題已沒有什么必要了,因此錯誤行為也就中止了。
克里斯蒂娜的錯誤做法是她的理論依據(jù)驅(qū)使她做錯事的一個典型的例子。一旦她獲得了安全感,她就不再需要通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