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許多兒童玩具和用品,有聲有色,燈光閃爍,會跑會動,非常吸引孩子。但是,其中的音調不準,音色很差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這會極大地傷害寶寶的樂感,請謹慎購買伴有聲音和音樂的玩具。從小給寶寶聽準確、美麗的聲音,寶寶將終生受益。
多大開始聽音樂
常常有許多人問高橋,寶寶應該從多大開始聽音樂。高橋聽了很奇怪,因為她就不知道自己是多大開始聽音樂的。后來她才明白,有些人家里本來并不聽音樂,但是希望孩子從某一時刻開始正而八經(jīng)“學習”音樂。這樣的學“音樂”,不但得不到美的享受,有時甚至還會把音樂當成負擔。音樂既是生活的花邊和點綴,更應該成為生命的一部分。而且應該在不知不覺間進入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從小與美妙的音樂為伴。高橋小時候是這樣,她的孩子是這樣,你的孩子也完全可以這樣。
有一種美好代代傳遞
高橋在還沒有記事的時候就開始聽音樂了。她從媽媽的回憶里得知,她2歲進入日本有名的雅馬哈教室兒童音樂班(1~3歲)。媽媽把她送到教室里,然后就在外面的房間等候。學習的時間也就是十幾分鐘,其余的時間就是玩(與音樂有關的游戲),一次大約是40分鐘。高橋至今還記得那個班留給她的禮物:一個漂亮的書包,用來裝所有的課本和用品;許許多多的音樂啟蒙教具,像玩具一樣可愛。比如說各種音樂記號、樂譜夾、音符……音符還可以移動、粘貼、發(fā)音,有些東西幼小的她也不知道是什么,但很好玩。
現(xiàn)在,高橋的媽媽已經(jīng)升級為外祖母(高橋的女兒美江、麗江像所有北京人一樣叫姥姥)。姥姥到北京探親,看到兩朵花一樣漂亮的外孫女,麗江才牙牙學語就坐在媽媽懷里聽媽媽彈琴,美江也才兩三歲,就像模像樣地坐在琴凳上彈琴,三角琴映照出美江的身影。姥姥坐在旁邊常常目不轉睛,簡直感到時光倒流,恍然如夢。她想起了幼小的高橋,而且非常吃驚地說:“你小的時候就是這樣,老師教15分鐘,剩下時間都是自己玩,看錄像。”這些在高橋家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音樂在寶寶幼小的時候,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音樂就是語言
接觸音樂不需要門檻,只需要熱愛。這種熱愛是父母從內(nèi)心發(fā)出來的,并不想用此來換取望子成龍或者高考加分。父母給寶寶選擇這個愛好之前,要先問自己:我們是不是從內(nèi)心喜歡音樂?我們會不會和老師一起引領寶寶進入深邃的音樂世界?我們會不會因為路途辛苦或者今后寶寶學業(yè)緊張就半途而廢?我們會不會只需要客廳里擺放著鋼琴的那種感覺?
高橋說,寶寶從生下來就可以聽音樂,或者更早,從胎兒期就可以聽。“音樂和說話一樣。先聽,然后模仿,最后表達。學說話是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一個段落地學;學音樂也一樣,一個音符、一組音程、一組和弦、一個樂句、一部曲式地學。國外老師和父母都把學音樂當作第二語言。學音樂會使寶寶善于聆聽、溝通和表達,甚至可以幫助寶寶塑造更深的內(nèi)心世界,表達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情感。所以學音樂就和學語言一樣自然。”
品質讓耳朵和靈魂同時高貴
高橋非常贊賞許多父母很小就讓寶寶接觸音樂,接觸美麗的聲音。但是,不是小就可以隨便對付,聲音的品質不可以簡陋、粗糙甚至錯誤。也許你買的或者別人送的玩具和用品,有聲有色,燈光閃爍,非常吸引孩子。但是,就其中的音樂來說,音調不準,音色很差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這會極大地傷害寶寶的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