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的壓力可以激勵人奮進向上,完全沒有壓力會使人疲乏、懶散,但壓力太大又會使人因無法承受而出現(xiàn)心理問題。
目前,不僅是成年人有心理壓力,孩子也不例外。作為父母,有責任幫助孩子克服壓力,因為對孩子來說,父母應該是他們最重要、最信任的人。
那么,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心理壓力呢?
01
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要想幫助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他們的心理壓力是什么、壓力來自何處。
所以,父母首先要聆聽孩子的傾訴,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面對面地交談,要專心認真地聽孩子說話。
只有父母肯把自己的心交給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給父母。
這樣,你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也才能針對問題給孩子以實際的幫助。
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有時候,孩子會因為自己和有些同學做得不一樣而被孤立,比如有的男孩子不愿跟著別人一起逃學、不愿在考試時跟同學一起作弊、不愿偷著學抽煙等等。
他們會因此而受到嘲笑,甚至被孤立,也會由此感到恐懼、不知所措。
這時,父母應當教育孩子堅持原則,不對的事就一定不能做;要讓孩子知道,能夠做到不隨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這正是一個人成熟勇敢的表現(xiàn),也是有主見、有頭腦的表現(xiàn)。
02
向孩子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
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要孩子知道,壓力人人都會有,父母也常常會有煩惱的時候。
這樣,可以避免說教之嫌,孩子對父母的話也就比較容易聽進去了。
同時,父母也應該告訴孩子自己是怎樣應對困難、克服壓力的,給孩子樹立一個實際的榜樣,以增強孩子的勇氣和信心。
03
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
這樣可以加強孩子抗拒各種不良誘惑的定力,也有助于他們勇敢地面對逆境與挫折。
在遇到一些具體事情時,多讓孩子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把一些適合孩子做的.事交給他們,鼓勵他們自己動手去做;
尊重孩子的想法,在對一些是非問題的討論中多讓孩子發(fā)表意見等等;
這些都是培養(yǎng)孩子自尊的好辦法。
孩子有自尊就會有勇氣、有膽量,就會有較強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04
關心孩子的成長,鼓勵孩子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愛好
平時多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或社會實踐活動,這對疏導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大有好處的。
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總是強迫孩子在課后去學這個、學那個,結果往往事與愿違。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根據(jù)他的興趣及所長理性地進行選擇和培養(yǎng)。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要父母能夠及早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并加以適當?shù)囊龑,便會有效地緩解或消除孩子的心理壓力,使他們愉快地健康成長。
注意:
當孩子有過錯時,不宜在吃飯的時候責備或打罵他,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食欲和消化。
因為人的高級神經(jīng)系統(tǒng)活動,對胃腸的消化功能有影響。
當進食時,由于條件反射的作用,胃腸的消化液分泌旺盛,胃腸蠕動增強,食欲很好。
在人們情緒不好時,大腦皮層對外界環(huán)境反應的興奮性降低,使胃腸分泌的水分液減少,胃腸蠕動減弱,從而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
這樣就使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時間延長,使人沒有饑餓感,吃不下飯,即使勉強吃下去,也常感到肚子不舒服。
另外,也不要讓孩子邊聽故事邊吃飯,邊看電視邊吃飯,這些都會影響消化,而造成孩子食欲不好,消化不良等。
孩子懶惰與否,不是取決于遺傳因素,而是環(huán)境造成的。
其中,家長的因素起著決定作用。
有的家長,孩子從小到大都如珠似寶,孩子想自己做點什么事情,不是怕它做不好,就是怕弄臟衣服,再不然怕孩子浪費時間。
結果等孩子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時才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