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可以假設(shè)情形讓他自己想象,比如在他身上又多了兩只手會怎么樣。把幾件物品擺在他面前,先讓他看一會兒,再蒙上他的眼睛,讓他講剛才看到的東西。讓他動動手、動動腳,比如表演騎自行車、烤面包等也是不錯的法子。
4、4歲孩子:語言表達力
4歲是幼兒語言發(fā)展最關(guān)鍵的時期,利用文學作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早期閱讀習慣更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孩子在溫馨、寬松、自由的語言環(huán)境中,其語言的各方面能力及興趣才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營造“兒歌生活化”的語言學習氛圍,提高幼兒的語詞敏感性;增強“親子式交談”溝通情感,學習用語言與他人交往;開展早期集體閱讀活動,豐富語言經(jīng)驗3-4歲幼兒已經(jīng)能夠認識到圖書里許多神奇、有趣的東西。他們已經(jīng)開始從喜歡看單一畫面發(fā)展到喜歡看連續(xù)畫面,尤其喜歡看內(nèi)容熟悉,有重復(fù)情節(jié)的簡短故事書。
語言,是四歲孩子的最愛之一,他愛說話、愛韻文、喜歡說悄悄話,喜歡唱歌,甚至喜歡吼叫。喜歡把詞繞來繞去,甚至還喜歡跟他的玩具說話。在遣詞造句上,他們喜歡夸大,很多時候遭到父母譴責的“撒謊”,其實只不過是他想要添油加醋地夸大一下而已。
當然,有些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開竅的時間要慢一些。不過,這種從謬誤到開竅的過程是孩子的成長階段之一,我們只需好好珍惜,不必為此擔心。三歲之前,請不要去糾正孩子在語言使用上的錯誤,否則孩子會因為害怕說錯而感到焦慮,甚至會出現(xiàn)結(jié)巴或者干脆不肯說話的問題。你可以用正確的說法重述一遍他的話,但是,你不要特意強調(diào)孩子的錯處。
5、5歲孩子:親子關(guān)系
孩子黏父母是孩子對父母依戀的正常心理表現(xiàn),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剛出生時,他并不能認識到有一個外部世界,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心靈中,被稱為原始的自戀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一般會持續(xù)兩個月。此時僅有食物吃是完全不夠的,他們還需要父母的擁抱、親吻、愛撫等肌膚撫慰。
過了這個時期孩子依戀將轉(zhuǎn)移,且一般都是媽媽協(xié)助他們完成的。如哺乳時媽媽不斷地對孩子進行愛撫、擁抱和親吻等,并不時地輕聲與孩子“對話”,讓孩子感知自身之外的世界,感知媽媽的存在,感知他物的存在。
有很多的媽媽擔心自己不能很好地幫助孩子完成這種依戀轉(zhuǎn)移。其實,這種擔憂是沒必要的。研究表明,雖然嬰兒不會講話,但他會用表情來表示他內(nèi)心的感受和欲望,例如饑餓時會大聲哭鬧,而高興時又會手舞足蹈。所以,孩子的這種表達,大人要及時給予積極的回應(yīng)?摁[時,要及時通過哺乳、愛撫等安慰他;高興時,家長也要通過說話、動作等讓孩子明白,你在分享他的快樂。在生活的細節(jié)中就可順利完成這種依戀轉(zhuǎn)移。
但有些媽媽不能陪在孩子身邊而擔憂。其實,孩子對媽媽的依戀是可以補償?shù),但這種補償必須在孩子5歲之前完成。否則,這將不利于孩子心理的正常發(fā)育及親子關(guān)系的建立,也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五歲孩子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且量力而行,與人相處和諧親密。這個階段格外愛戀媽媽,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讓媽媽開心,媽媽的話對他來說就是金科玉律,來自媽媽的贊揚和肯定,對他來說非常重要。盡管有時顯得相當有自信,可是他仍然十分需要媽媽的肯定,很愿意媽媽時常在他的耳邊說她有多愛他。他一方面心里篤信“我喜歡你,你也喜歡我”,另一方面卻又常常去問他媽媽:“你愛不愛我?”
正因為五歲孩子認為媽媽肯定和自己心連心,所以,有時候他會誤以為媽媽應(yīng)該知道他的所思所想。當他跟媽媽說話的時候,常常沒有足夠的耐心把該說的話全都說出來,然后又倒過來生媽媽的氣,因為媽媽居然沒有一下子聽明白他想要說什么,做媽媽的腦筋要轉(zhuǎn)得足夠快才行。
6、6歲孩子:內(nèi)心矛盾
可能是母子之間糾葛最多的年齡,五歲的時候,媽媽是他整個世界的中心;到了六歲時,他世界的中心則變成了他自己。孩子在尋找他的中心點,隨著他越來越成熟和獨立,他就越發(fā)想打破舊的平衡,建立屬于他自己的獨立王國。
一方面喜愛媽媽、需要媽媽,離不開媽媽的摯愛與接納;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自己能夠獨立起來,因此常常又會推開媽媽,搞得不管是自己還是媽媽的日子都十分掙扎。爸爸也很受六歲孩子的熱愛,孩子不但熱切地希望得到爸爸的陪伴和關(guān)注,而且一旦得到就會如獲至寶。許多孩子更害怕爸爸的不認可,而不是媽媽的不認可;他更敬佩的人是爸爸,相信爸爸什么都知道。
7、7歲孩子:抽象思維
這是一個以思考為特征的年齡段,在這個內(nèi)向的、審慎的階段,我們所看得見的孩子心智的運作,也許比他一生之中的任何其他階段都要多。開始顯露抽象思維的痕跡,七歲的小學生對一個詞的寫法和意義開始感興趣,而且開始喜歡用帶圖像的字典,他可以指出兩個不同的物體有哪些相同點。他開始把思考和自己的頭腦聯(lián)系起來:“你必須用你的腦袋好好想想”,“我的腦子里跑出這么個想法來”。
許多七歲孩子的思維已經(jīng)處于“試運行”階段的尾聲了。在“試運行”階段,孩子認為自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而且認為任何會動的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東西。他也會把有些事情的發(fā)生理解成跟他的意愿有關(guān):“我想要下雨,就下雨了。”他甚至還相信物體和自然現(xiàn)象都會跟人一樣有情緒,有思維;也會以神奇魔力來看待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