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重復③-8加快一倍做①-8腳下動作,上身配合交替花。
④-8腳下碎步后退,同時雙手從體前打開至叉腰位,壓腳跟一次。
3.手巾花短句①-8右手體前里片花兩次,收于叉腰位。
、-8反復③-8上左腳成踏步位,雙手展翅位繞花兩次。
④-8上右腳成正步位半蹲,雙手從體前至斜上再到體旁外片花四次。
五、學生分成4組編創(chuàng)練習。
1.練習形式:競賽式或互助式。
2.檢查教學效果:四組按順序各做展示。
學生自評及教師總結。給予表揚和肯定。
六、教學總結回顧東北秧歌的舞蹈風格、特點以及動作要領。
向學生提出問題,哪里是你們認為的難點,使學生更好的學習。
經(jīng)過老師的指導,由學生交給學生,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教學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練習的過程中,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糾正統(tǒng)一講解。
激勵形式:兩組中看哪一組自導自演得又快又好。
明確要領,掌握要點,整體訓練,分層輔導,指出學習中應避免的問題。
要求:把前面所學的動作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用不同的隊形或方位變化連貫成一個小組合,動作可自由連貫或發(fā)展,也可加出場或造型。
作業(yè)2分根據(jù)所教動作,自己創(chuàng)編一組手絹花的組合。
反思1.提高學生互相學習的意識。
2.培養(yǎng)了學生對舞蹈動作的觀察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編能力。
《舞蹈》(基礎版)授課形式大課授課時間160分鐘課題東北秧歌民間舞(組合)課型新授課(實踐課)學校授課教師徐昊班級幼師女班目標項目目標層次ABC知識目標掌握東北秧歌的基本動作及特點。
熟練掌握熟練掌握熟練掌握運用不同隊形把所學動作連貫起來。
熟練掌握熟練掌握基本理解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
熟練掌握基本掌握基本理解調(diào)動學生學習民族舞蹈的積極性。
熟練掌握熟練掌握基本掌握德育目標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團結各族人民,進一步從中體驗一個文化主題--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
重點東北秧歌動律及手絹花的掌握難點動作的連貫性、協(xié)調(diào)性以及自創(chuàng)隊形的運用教法講授法、示范法、輔導法、練習法教具錄音機、影碟機、背投、課件一、舞蹈課的設計因素1.課題:學習東北秧歌的組合、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了解東北秧歌舞蹈的風格特點。
2.課型:新授課3.指導思想:通過觀賞音像資料和教師的口傳身授,讓學生掌握東北秧歌最基本的體態(tài)、動律、步法及手絹花的動作,熟悉了解東北秧歌的風格、音樂、動作特點,并分析與東北當?shù)氐娘L土人情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能與山東秧歌進行區(qū)分。激發(fā)學生運用已學知識進行編創(chuàng)練習。
4.教學分組:自然分組、遞進分組相結合。
5.組織形式的變化:
場地布置:
二、創(chuàng)新:1.用多媒體影像引導練習法做課前準備練習,應用"分層次"教學法。
2.根據(jù)舞蹈教學的特點采用多途徑的反饋,加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在大腦中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促進舞蹈動作的練習。
電視錄音機老師××××學生××××××××××××××××××××××××注:目標層次一覽表中ABC分別代表三個層次A為基礎好的學生B為中等學生C為較差的學生。
《舞蹈》(基礎版)結構時間教學內(nèi)容、導學過程設計及意圖教學要求課前準備2分鐘40分鐘2分鐘一、組織教學1.課代表組織站隊,檢查人數(shù)。
2.教師組織上課。
3.師生問好。
二、課前準備(課課練)1.熱身訓練2.抬腿訓練的動作3.踢腿訓練的動作4.腰跨訓練的動作三、導入新課師問:根據(jù)所了解的東北秧歌,說出東北秧歌最突出的風格特點?
生答: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是"艮勁"、"俏勁""穩(wěn)勁"、"韌勁"、"美勁"。
教法:課代表組織隊伍(如上圖)由課代表領學生練習,老師指導。
多媒體影像引導練習法。
老師指導學生用腳背的力量帶動腿部運動。
還原是要有控制力。
激發(fā)學生探求未知,認識新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對東北秧歌的了解。
要求:注意力集中,隊伍整齊肅靜,表情體態(tài)要美。
1.要求①必須按節(jié)奏練習動作。
、诒M力模仿動作做。允許錯,不許停。
③要有表情,抬頭挺胸收腹提臀。
2.要求①收腹,收臀,呼吸順暢。
②體會腿部肌肉的延伸和控制。
③后抬時。要注意腹、背肌和臀大肌的用力。
3.要求①收腹、收臀,呼吸順暢②體會腿部肌肉的延伸和控制③旁踢腿時,跨關節(jié)要打開④用腳背的力量帶動腿部運動4.要求①收腹,收臀,呼吸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