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第二十九條指出:"幼兒園和小學應密切聯系、互相配合,注意這兩個階段的相互銜接"。在幼兒發(fā)展的過程中,學齡期和學前期是兩個相鄰的不同質的發(fā)展階段,由于發(fā)展的漸進性,在這兩個階段之間存在著一個交叉的過渡期,在此期間,幼兒身心要發(fā)生一定的質變,作為教育者如果沒有掌握此階段教育的規(guī)律性,就會出現種種 "銜接"的難題。為處理好連續(xù)性和階段性的問題,必須重視幼小銜接工作。
一、重視幼兒入學意識的滲透幼兒要順利過渡到小學,需做各方面的準備。激發(fā)幼兒的人學愿望,培養(yǎng)他們初步的學習動機,是首先要解決的間題。我們的經驗是:①抓住點滴教育時機,培養(yǎng)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②采用多種形式教育幼兒遵守紀律;③利用晨間活動、飯后及日常生活等零散時間,與幼兒進行談話活動,了解幼兒對人學的認識;④講"紅領巾"的故事鼓勵幼兒上學后做個光榮的少先隊員,由此激發(fā)幼兒渴望上學的愿望。
二、加強幼兒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yǎng)幼兒入學后如具備較強的獨立性和完成任務的能力,就能較快地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針對這一點,教師們注意調整教學內容及游戲活動的類別與要求,側重于發(fā)展幼兒意志力、注意力、獨立性和完成任務的能力。
、倮靡(guī)則游戲發(fā)展幼兒思維能力及控制能力,如棋類游戲、智力游戲、音樂游戲等;②用結構游戲培養(yǎng)幼兒動手能力及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如積塑、積木、拼擺、穿、插等;③利用表演游戲加強對幼兒口語及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④利用跨班活動、角色游戲等,培養(yǎng)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
三、注意幼兒學習興趣、參與意識與積極性的培養(yǎng)《規(guī)程》強調,"興趣"是學習的起點,幼兒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不停的擺、摸、問,表現了他們認識周圍世界的積極性,對此教師應十分珍視并注意正確引導。
①用新穎、豐富的學習內容,順應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如活動區(qū)的趣味討論、豐富多彩的戶外觀賞、奇妙的科學小實驗等;②用競賽、表演、游戲等生動有趣的形式激發(fā)幼兒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如故事大王比賽、美工展覽、 "誰的飛機飛得高"、智力大比拼等。
四、組織幼兒參觀小學,熟悉小學環(huán)境結合幼小銜接工作,開展"我要上小學了"的方案教學?梢韵蛴變褐鹨唤榻B小學一年級的教室,及各班的環(huán)境布置、桌椅擺設,并引導幼兒有禮貌地向哥哥姐姐及老師問好。請小學老師帶幼兒參觀學校的體育室、音樂室、電化教學樓、廁所、大禮堂等,同時觀看小學的升旗儀式及一年級學生上課。同時還可調整作息制度,適當延長上課時間,讓幼兒模仿小學生上課,通過一段時間的行為練習,讓幼兒充分體驗當小學生的自豪感、快樂感。
五、爭取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家長對孩子進人小學的準備工作很重視,如果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同時也有利于幼小銜接工作的開展。幼兒畢業(yè)前夕,我們邀請家長們來參加孩子畢業(yè)典禮,老師、家長、幼兒一起聯歡、一起合影、一起分享大蛋糕,同時,家長、老師也對孩子們提出了入學前的要求與希望,并請家長配合做好幼兒園小學的銜接工作,使幼兒能順利地升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