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同理心強
同理心就是將心比心,同樣時間、地點、事件,把當事人換成自己,設身處地去感受、體諒他人。
爸媽應怎樣培養(yǎng):
1.讓寶寶體會和其他人互動的快樂
真心對寶寶正在玩的事情感興趣和及時表揚寶寶一樣重要。讓寶寶帶著你一起玩,和寶寶互動,會讓寶寶體會“有來有往”玩耍的樂趣,這會讓他重視發(fā)展和其他人的關(guān)系。
2.鼓勵寶寶表達感情和理解其他人的感情
學習恰當?shù)乇磉_感情和認可其他人的感情對寶寶來說很重要。教寶寶用合適的方式發(fā)泄情緒,比如可以用畫一幅畫、在院子里跑一圈、打沙包等來表達怒氣。
還要讓寶寶知道爸媽和他一樣都是有感情的,但是你們能很好地處理自己不好的情緒。爸媽可以把自己的心情也告訴寶寶,比如:“我很高興,你幫我做家務”,“我好朋友走了,我很難過”等等。
3.尊重寶寶的感情
這樣寶寶也會尊重別人。一直認可他的感情,即便是那些沒有道理、沒有意義的情緒。長此以往,寶寶就會把爸媽當作可以開誠布公交流的朋友,隨著成長,會和你們分享更多的想法和心情。
4.玩角色扮演游戲
用玩偶扮演的形式讓寶寶演繹自己遇到的一些典型性挫折,比如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和喜歡的人分別。讓寶寶表演另一方,比如,讓寶寶扮作要上班出門的媽媽,他就能借此慢慢克服分離焦慮,更加明白和體會其他人。
5.提供機會讓寶寶和其他人一起玩耍
寶寶需要機會和其他寶寶一起練習分享、輪流、體會友誼的樂趣。一起玩耍能夠提供寶寶解決和其他寶寶沖突的機會。幾個寶寶一起玩時,爸媽要陪同在一邊,當發(fā)生問題時,寶寶需要爸媽的指導。
五、溝通能力強
爸媽應怎樣培養(yǎng):
爸媽的回應是發(fā)展溝通力的關(guān)鍵
只有在能夠得到爸媽及時、適當?shù)幕貞,寶寶才會更有動力、更持續(xù)地學習發(fā)展他的溝通力。
1.和寶寶交流時……
當和寶寶說話時,要留出一段時間等待寶寶回應,和寶寶的目光接觸要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這不僅是表示很想知道寶寶要說什么,也會讓寶寶覺得自己是很好的交流對象,更加促進他對溝通技巧的學習。
2.認可寶寶的感情很重要
知道自己不會被批評和指責時,寶寶才愿意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首先要讓寶寶覺得爸媽很能理解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感情是相通的,再探討其他的事情。
3.教寶寶表達自己感情、情緒的詞匯
有些爸媽擔心幫寶寶表達出來會讓壞情緒愈演愈烈,其實不然,說出來能讓寶寶更快走出自己的壞心情。
4.把談話內(nèi)容和日常生活結(jié)合起來
可以每天規(guī)定一個時間,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聊聊今天發(fā)生的讓自己開心、難過、驚喜、害怕的事,或說說自己都學到了什么;也可以相互進行提問。
5.親子閱讀
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是很重要的,鼓勵小寶寶自己翻書頁,指給你看書上的東西;問問大寶寶故事主人公的情況、一起討論接下來故事情節(jié)的走向。讓寶寶選擇他喜歡的書。
6.邊做事邊說給寶寶聽
爸媽可以一邊做事一邊告訴寶寶在做些什么,這能讓寶寶把語言和正在發(fā)生的事情結(jié)合起來,發(fā)展他的理解力。另外,一起玩耍時也要邊玩邊說;照顧寶寶時,也要和他說話,告訴他要喂他吃飯,要幫他換尿布。
7.說說寶寶正在玩些什么
當寶寶在玩耍時,爸媽可以把他正在玩的事情說出來,“寶寶,你在給娃娃梳頭啊。它的頭發(fā)是黑顏色的。”當寶寶會說一些句子以后,可以幫他擴充句子的內(nèi)容。比如當寶寶說“積木掉了”,爸媽可以回應補充說“哦,你的積木掉在地上了”。
8.假扮游戲
當寶寶假扮另一個人時,他更能自如地進行表達。讓寶寶說出小熊的心情要比讓寶寶說出自己的心情容易;另外,假裝打電話也是他們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