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給孩子吃奶時,告訴孩子奶涼了才能吃;孩子學習精細動作時,給孩子一塊包糖紙的糖,告訴孩子自己剝開才能吃到糖;去商店買東西或排隊上汽車時,告訴孩子必須遵守規(guī)則排隊才能達到自己的要求。
2、讓孩子從小學會做事“善始善終”。無論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必須要善始善終。如果是玩玩具,那么過后就一定要分類放回原處,不能有任何理由不去做。如果有的事孩子完成有困難,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當孩子克服困難完成了,一定要給予表揚,來鞏固這種行為,養(yǎng)成好習慣。
3、讓孩子從小學會“言必行,行必果”。當孩子小的時候,大人做事或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信守諾言。當孩子三四歲時,除了家長要作出誠信的榜樣外,也要教育孩子應該信守承諾。凡是答應小朋友的事,不管遇到什么問題,也要履行承諾。但是由于孩子的思維的局限性,家長也要適當?shù)奶嵝押蛥f(xié)助孩子。
4、讓孩子學會保持“愉快樂觀”的情緒。讓孩子保持每天都有好心情,除了給予孩子的愛以外,還應該有適當?shù)膽土P手段,不能使孩子養(yǎng)成任性、自私、怕苦、怕累的壞習慣,實際上這也是一種挫折訓練。當然這一切也必須從小定下規(guī)矩,讓孩子遵守。還要鼓勵孩子講出每天發(fā)生的每件事的感受,對于積極的東西給予贊揚,對于消極的東西給予疏導。保持終日的好心情有助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
5、讓孩子從你的態(tài)度中學會“自信”。鼓勵孩子能夠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經(jīng)常交給孩子一些完成有一定困難的任務,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即使做壞了或者造成一定損失,我們也應該鼓勵孩子,積極幫助孩子找出問題癥結所在,再重新開始。告訴孩子:你一定能成功!家長的信任加上孩子的自信,就一定能夠完成家長交給的任務。
6、不要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當認為孩子確實是需要的,那么就要給孩子提出,要想得到這個東西,就必須要自己付出。只有經(jīng)過自己努力獲得的東西,才是最美好的,也是最寶貴的東西。
7、鼓勵孩子的進取心。我們交給孩子任何一項任務,不但希望孩子能夠完成,而且能夠有所創(chuàng)造,不要滿足已取得的成績。因此向孩子交代任務時,也要誠懇地說:“媽媽希望你比別的孩子做得更好,或比你從前做得更好。”例如:“你今天用積木搭的小房子非常漂亮,可惜被小朋友玩塌了,還能搭一個比這個更漂亮的嗎?讓小朋友也學學!”
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不僅提高了孩子的AQ,還使得她以后在困難的面前,有著一股堅韌的意志,能夠最大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