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混齡交往活動可以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增強幼兒的主動交往意識;忑g活動中各成員占有獨特的位置,均能有交流、操作、游戲的自由,幼兒受教育的機會均等,學習與活動的參與程度大,而且在民主和諧的師幼關系以及合作互助的同伴關系的建立過程中幼兒的個性也得到發(fā)展,促進了幼兒的社會化。
幼兒混齡交往活動可以保證“大帶小,小促大”的合作地位,發(fā)揮集體的互助力量。在組織混齡交往活動時我們注意提出明確的合作內(nèi)容與方法,并且確保混齡交往活動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活動中我們常要求幼兒發(fā)揮互助合作精神,倡導“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的合作風氣;顒又杏變涸讵毩⑺伎嫉幕A上相互啟發(fā)、相互合作、相互調(diào)整,從而完成任務。 而且有助于幼小銜接順利進行。這種不分年級制的混齡教學方式,是孩子從幼兒園教育自然地過渡到正規(guī)的小學教育的最佳模式。
1、對于年幼兒童來說;通過觀察、模仿、參與、學習年長兒童的工作,獲得年長兒童的關照、引導和幫助;
2、對于年長兒童來說;通過獨立工作或協(xié)助年幼兒童工作,獲得自信心、責任感和領導力;
3、對于同齡兒童來說;互相學習、合作學習,共同進步;實踐證明,在蒙氏混齡班生活、學習過的孩子,個個都呈現(xiàn)出自信、專注、陽光、健談、善于社交、樂于合作等特點,幼兒園要順應混齡排班的發(fā)展趨勢,順流而行,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歐美許多國家的幼兒園編班是混齡的,卻很少見到混齡教育研究的文獻和成果,理由非常明確,因為混齡編班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傳統(tǒng)的做法,它的價值在許多有關社會的、認知的研究文獻中已經(jīng)包含了。同樣在德國慕尼黑國家學前教育研究所的研究項目中,赫然呈現(xiàn)出一項混齡教育的國際合作課題,研究的出發(fā)點在于,傳統(tǒng)的混齡教育年齡跨度小,僅僅局限于3歲之前的混齡和3—6歲的混齡,現(xiàn)在他們正在研究的是年齡跨度更大的混齡教育模式。
總之,從對混齡教育的闡述中不難看到,幼兒教育改革中倡導的一些新理念,在這樣一種教育的模式中自然地得到了實現(xiàn),同時也反映出通過異齡之間的社會建構,混齡教育對幼兒認知發(fā)展和社會化發(fā)展的雙重價值,從而體現(xiàn)出混齡教育在我國實施的可能性及其生命力。本課題借鑒現(xiàn)代幼兒教育理論和國內(nèi)外有關研究成果,以幼兒社會性和人格發(fā)展為導向,打破幼兒園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探索混齡班教育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對豐富我園幼兒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具有較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