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孩子的興趣。
現(xiàn)在很多家長從小孩一入學開始,就千方百計想孩子學得好,懂得多,所以家長把孩子的雙休日,節(jié)假日都安排得滿滿的。事實,孩子多學點東西是好的,家長這個出發(fā)點也是好的。但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歡學呢?家長就不理,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使孩子學得非常辛苦、吃力,不想學。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歡學琴,但家長一定要孩子學,使他一看到琴就產(chǎn)生厭倦的情緒。試問孩子又怎能學得好呢?
2.注意把孩子原有的興趣與知識學習聯(lián)系起來,以培養(yǎng)和激發(fā)新的興趣。
有的孩子一聽到寫作文就頭痛,布置他寫這個,他說沒做過;寫那個,他又說沒去過、沒見過,不知怎樣描寫。事實,有很多事孩子真的沒有經(jīng)歷過,沒有切身的體會,但又不能不寫,于是他們只好這本作文書抄抄,那本作文書抄抄,真的找不到可以抄的時候,就馬虎寫幾句來應付,成了真正"作"出來的作文。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多參加有益的、自己喜歡的活動,并與學習聯(lián)系起來。比如,有的孩子喜歡做游戲,家長可以通過各種游戲提高孩子學習語文、數(shù)學、英語的學習興趣。如玩撲克可以訓練孩子的口算能力,比如,如果你出一個"3",小孩就想辦法出一個與"3"湊成"10"的撲克。孩子就這樣在玩的過程當中提高了口算能力,引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也可以通過猜謎語等形式教孩子認識、理解字詞。可以通過玩卡片的形式與孩子一起學習英語單詞。再如,孩子喜歡聽故事,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把這個興趣轉移到學習上。我教過有個學生,他小時侯很喜歡聽故事,整天纏著奶奶給他講故事,他奶奶一邊給他講故事,一邊告訴他:"書里頭有很多很多故事,你如果學會了認字,就可以自己看了。"當孩子產(chǎn)生了學習識字的強烈愿望時,他奶奶又抓緊各種時機,利用多種方式教他認識字,后來這個學生喜歡看書,每天放學回到家就進書房看書。老師知道了之后,就利用他的興趣特點,讓他在班上給同學講故事,有時要求他講講自己看過的故事,有時要求他將課文的故事復述出來,講完故事后,我又要求他把自己看完故事后有什么感受,自己的體會以日記形式寫出來。我記得,有一次教委宣傳部組織一次《熱愛我們共有的家園》征文比賽,我鼓勵他去參加,當時學校就是唯一他以童話形式寫了一篇文章去參加比賽,還獲了獎。每個學期,我們學校都組織學生到郊外參觀、游玩,回來后,老師都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說給爸爸、媽媽聽或寫下來。節(jié)假日,家長都會帶自己的孩子去旅游,回來后,家長同樣可以要求孩子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說出來、寫出來,多給機會他們練習寫作,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從以上的例子講明家長應該注意把孩子原有的興趣與知識學習聯(lián)系起來,以培養(yǎng)和激發(fā)新的興趣。
3.要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還要多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因為成功是最足使孩子感到滿足,并愿意繼續(xù)學習的一種動力。孩子一旦獲得成功, 就感到滿足,并愿意繼續(xù)學下去。因此,家長應該鼓勵、引導孩子,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大家都知道,十個手指有長短,每個孩子的智力、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家長應該全面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為他們?nèi)ブ贫ㄒ恍┤菀走_到的小目標,這樣可以使孩子覺得能夠做到,他就有信心,有動力去做,就會獲得成功。當他體現(xiàn)到成功的樂趣時,就會有興趣,有信心去實現(xiàn)下一個目標。隨著一個個小目標的實現(xiàn),孩子就不斷取得進步
當然,培養(yǎng)孩子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發(fā)展變化的。家長應隨時注意孩子的成長過程,及時采取措施,促使他們的興趣向正確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