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父母認為孩子小,還沒有主意,也不會反抗,怎樣批評都行,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
孩子的自尊心是與生俱來的。孩子平時纏著父母說話,喜歡在客人面前表現自己……這些都是自尊心和自我意識的表現。父母若不了解孩子這種與生俱來的意識,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愛理不理,對孩子盡力做的事潑冷水,甚至責罵孩子,會使孩子無所適從,既挫傷了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下面就是4種常見的無視孩子自尊心的批評孩子的方式,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避免。
1、嘮叨式:某個道理,孩子明明己經知道,可家長絮叨個不停。從心理學上講,這種絮叨是一種重復刺激,會在大腦皮層上產生保護抑制,你越說,他越聽不進。
2、遷怒式:把別人身上出現的不良傾向和壞事,“遷移”到自己孩子身上,想當然地左叮嚀、右囑咐。但家長這樣做會把孩子的感情推向對立面,而且孩子會對你的說教充耳不聞。
3、提審式:剛發(fā)現一些苗頭性的現象,便大驚小怪地把孩手喊到別處“單獨審問”。他們會因為你言過其實和妄加推測而大為惱火,以致拂袖而去。
4、公開訓話式:有的父母當著許多人的面對孩子進行責罵、數落。這樣做會挫傷孩子希望保密、諒解和寬恕的心情,從而傷害了自尊心,很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進而我行我素,無所顧忌。俗話說得好,“表揚要當眾,批評要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