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孩子家長都喜歡在秋天把孩子送幼兒園,原因在于,秋季孩子不容易生病。選擇一所合適的幼兒園已經(jīng)讓家長們絞盡了腦汁,而把孩子送進了幼兒園,很多孩子因為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天天哭鬧不止,有的孩子還因此上火、生病了,這更是家長的煩心事。
有很多媽媽反映,孩子平時在家里身體很好,可一進幼兒園就不對勁了,沒完沒了地生病,這是什么原因呢?剛剛?cè)雸@時,幾乎沒有一個孩子會立刻喜歡上幼兒園,這個階段是孩子心理上的斷乳期,每個孩子都要經(jīng)歷的。此外,在入園之前,孩子大都是單獨生活在各自的家庭中,交叉感染的機會少,孩子受關(guān)注的程度高,這些都是減少生病的原因。入園之后呢,孩子將與十幾甚至幾十個同齡孩子生活在一起,相對來說受感染的幾率就增加了。
寶寶從母體得到的抗體,在出生6個月時基本消耗完,此時,他的抵抗力最弱,最容易患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逐漸發(fā)育成熟,抗體的產(chǎn)生能力也逐漸增加,通常在孩子3歲以后,機體抗病能力較3歲前會有明顯的提高。但是,只有當孩子的機體受到某一種病原體的侵襲后,才會產(chǎn)生針對該病原體的抗體,也就是說,對于各種各樣的病原體,孩子只有接觸了它們,他的機體才會產(chǎn)生針對這些病原體的抗體。由于孩子平時受到“很好”的照顧,平時較少受到病原體的侵襲,身體的抗病原體能力較差。孩子在受寒或疲勞時,身體的抗病能力下降,這時,如果再遇到病原體侵襲,就很容易生病了。
因此,即使寶寶身體發(fā)育正常,身體健康,也并不意味著他的機體對各種病原體都有抗病力。如果孩子平時接觸的病原體種類少,他的機體對那些沒有接觸到的病原體就缺少了特定的抗體,也就是說孩子對該病原體沒有抵抗力。當孩子從一個被精心照顧的小環(huán)境進入到集體的大環(huán)境后,孩子接觸的環(huán)境復雜了,接觸各種病原體的機會也就多了,患病的次數(shù)就會相應增多。此外,孩子的飲食起居習慣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生理上也會有不適應的感覺。
對孩子們來說,在集體的大環(huán)境中接觸各種病原體是不可避免的,當他有了患病的跡象時,爸爸媽媽一定要積極治療,要讓孩子在患病時得到很好的休息。平時應該讓孩子多鍛煉,以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如果孩子患病頻繁,建議父母可以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免疫功能,適當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藥物,加快孩子免疫功能的發(fā)育。
要讓孩子健康地適應幼兒園,家長可以試試以下方法。首先,在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培養(yǎng)孩子具備一定的能力,比如自己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在出現(xiàn)大小便之前報告大人,在成人的幫助下順利完成,如果還不具備的話最好暫緩入園。其次,在初入園的一兩個月里,父母應該多花時間來陪伴孩子,給他們心理上的安全感。最后,家長要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不吮吸手指、不啃玩具等,從幼兒園回來之后,最好把外衣外褲都換掉,勤洗手洗臉,減少感染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