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浴室鏡子中間、電腦屏幕上,都是用便簽條布置任務(wù)的好地方。
明確違抗的后果
專家建議,如果孩子在接受“命令”后半天不行動,那就讓他的某個重要物品暫 時消失,或者不讓他看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專家提出這樣的建議:“當哪天我那個10歲的女兒‘忘記’喂貓了,我和老公就在日歷上清清楚楚地記下來。如果一周有兩天或更多天有偷懶記錄,那結(jié)果就是:下周她的零花錢泡湯了。這樣做,她肯定就不會‘忘記’自己的任務(wù)了。”一個有兩個女兒的媽媽認為:“必須在孩子做出不適當行為后立即讓她看到后果。如果孩子們不收拾屋子,那我就不允許她們外出。如果她們想玩游戲,而她們上次玩過游戲機后沒收拾那間屋子,那她們得先收拾好了再玩。”
不拘一格造乖乖
如果孩子馬上要面臨考試等比較重要的事情,他的時間和精力就會有點顧不過來,可以減少他的家務(wù),讓他心無旁騖地先去做好那件事。如果一個孩子很喜歡干某件家務(wù),而另一個孩子不喜歡又不得不干,那就要注意監(jiān)督,別讓那個不喜歡干活的孩子利用那個勤快孩子。如果孩子們把任務(wù)完成得很棒,千萬不要吝嗇你的夸獎;如果有人偷懶,也不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任他。比如,孩子大多數(shù)時候堅持每天收拾床鋪,但也會偶爾地偷懶或者讓別人幫忙疊被。一旦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建議還是不要把慣常的獎賞給他。
言傳身教 榜樣為先
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得整潔溫馨,這樣的父母無疑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一榜樣。否則,當你要求他們收拾房間的時候,他們就有理由反駁你了。聽聽一個朋友的兒子是怎么說的:“你老讓我收拾房間,其實根本沒人看得見。但是你的車像個豬圈也沒事啊,何況滿街的人都看見了!”
必須給孩子“工錢”嗎?
讓孩子完成日常家務(wù)時,不要給他錢。父母們需要避免一種傾向,就是孩子以自己收拾床為理由跟自己要錢。而如果你希望孩子口袋里能有點錢備用,同時又學會理財,可以給他點零花錢。
此外,可以把錢作為對孩子完成某些更大活計的獎勵,比如收拾車庫或者打理花園。在給孩子布置這類任務(wù)前,先和他討價還價,同時要明確 你想要的效果。
父母們還應(yīng)知道,罰款也能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一個母親說:“如果女兒不收拾自己的屋子,我就讓她給我五元錢,我來收拾。”這個女兒自然舍不得,之后就總是自己收拾。
Tips:孩子能干哪些家務(wù)
● 兩三歲的孩子:把玩具放到該放的地方,把臟衣服扔進換洗衣物籃。
● 四到七歲的孩子:跟大人一起收拾屋子。把短襪套在他們手上,讓他跟你一起擦桌子和地板,或者為他準備一個小掃帚,你們一起掃地。在這個年齡,他應(yīng)該可以每天收拾自己的玩具了。
●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每天早上收拾床、把衣服放到某個地方、規(guī)整桌子和擦桌子。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讓孩子當心盤子、玻璃杯之類的東西,一些孩子這時候協(xié)調(diào)能